3/31/2006

盡地一煲

上班三個多月,終於在這兩個星期豁出去,拖著疲累的身軀投奔光影世界。

除了在戲院看的各片外,在家中亦煲了數隻碟:

15/03 Cry Baby
22/04 Office Space
26/04 Elephant
28/04 1)Ned Kelly 2)All About My Mother


Cry Baby(淚眼阿飛,1990)
一部純為了Johnny Depp而看的戲,講完。








Office Space(上班一條蟲,1999)
逛影視店時一看到這此名,便覺得此VCD非買不可。
但經驗所得,通常沒有聽聞過但又自覺看上去非買不可的影碟,看後通常都發覺該片「摺」得有道理。
不過,此片的確是一顆滄海遺珠。
片中寫打工仔的苦悶及無聊,令人很有共嗚,而且以幽默的手法處理,令人不會越看越灰,筆者更是邊看邊笑。例如右圖的那一幕,是三名主角在圍毆那部打印機,事緣三名主角是同事,在公司內列印時,總被常常jam紙的打印機弄得頭昏腦脹,於是終有機會把打印機獲擄走時,便狠狠地打它來發洩。那場戲用上帶點hip-hop味的音樂,加上那具有動感的拍法,及演員那看似跟打印機有血海深仇的演釋,看上去倒像一般街頭圍毆的場面,跟公司的打印機或電腦有過節的打工仔,應該會看得痛快。

公司的那些同事也很入型入格的,那尖聲聽電話的阿姐,以及那若無其事地壓榨下屬的上司,片上把這類典型人物誇張化,讓觀眾討厭他們之餘又會看得愉快。對白方面,很多也「抵死」得很,不過,最深印象的,反而不是最好笑的那些,而是當公司要裁員,找來人力資源顧問來評核公司員工,那些顧問問男主角Peter通常一天的工作是甚麼時:
Peter:Well, I generally come in at least fifteen minutes late, ah, I use the side door - that way Lumbergh (Peter的上司)can't see me, heh - after that I sorta space out for an hour.
顧問:Da-uh? Space out?
Peter:Yeah, I just stare at my desk, but it looks like I'm working. I do that for probably another hour after lunch too, I'd say in a given week I probably only do about fifteen minutes of real, actual, work.
印象深的原因,是因為那跟親身經歷吻合。

Elephant(大象,2003)
這是前年HKIFF所播放的電影之一,當年錯過了,幸好租到它的DVD。
不過油伯也真的大整盅,居然買了法文版的DVD(保留英語對白,但字幕及其他一切都是法文),最終只能靠自己有限公司的英語聆聽能力來聽對白,聽一些猜一些,看得很沒趣。
片子的結構有點意想不到,原來是有點時空交錯的,交代同一天內數個人分別怎樣過。故事是在校園內發生,片的頭大半段節奏頗慢,而且常常以攝影機跟在角色後面,然後拍著他在校園內一直走、一直走,一個鏡頭直落,有點苦悶的感覺,或許這正是這拍攝方式想表達的,並且以此來令末段那結局的感覺更突然。



Ned Kelly (法外英雄,2003)
這是減價加上澳洲情意結而買的一片DVD,不過原來是那種主角被逼上梁山的子彈橫飛電影。
可能是因為不喜歡這類型的電影吧,覺得不是太好看。反而Special Features的那一節小片段更好看,原來Ned Kelly是真有其人,而且是澳洲的cultural icon。根據電影,他跟當地警察有點過節,後來他的家人跟某警察有點磨擦,該警察誣衊Ned Kelly 等人擊警,於是展開追捕,其間Ned Kelly意外地殺了數名警察,令追捕行動升級,Ned Kelly等人便過著逃亡的日子。片中曾有女角問Ned Kelly為何不遠走他鄉來保命,Ned Kelly卻表示不會妥協,可能筆者不能明白這份堅持,所以看的時候無法有共鳴。
左圖的盔甲正是Ned Kelly的遺物,現存於澳洲的State Library of Victoria。這是他當年跟三名同黨自製的「避彈衣」,以迎戰大批前往追捕他們的警察,Ned Kelly身穿這盔甲的形象亦最深入民心,澳洲當地有關Ned Kelly的畫像,都是描繪他穿著這盔甲的。
片中飾演Ned Kelly 的Heath Ledger,原來跟這盔甲也有點緣份: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suggested that Heath Ledger was made for the role because when he tried on Ned Kelly's original iron armour, it fit perfectly. Heath Ledger was quoted saying, "It was quite eerie actually ... we're the same height and the same body weight. He was skinny 'cause he was starving, I'm skinny 'cause I don't go to the gym."」
雖然不認識Ned Kelly真人,但也覺得選Heath Ledger來演是頗適合的。Ned Kelly被問吊的時候,才只有廿五歲,所以不能找年紀太大的演員來演。但Ned Kelly年紀輕輕便已飽歷滄桑,所以又不能找太孩子氣的演員。Heath Ledger剛好是無論年齡和氣質都很符合的,廿多歲的那群男演員中(不計走騎呢路線那些),他的演技不算出眾,但卻是比較「man」的,其他的那些,很多也還是/裝作是大男孩,而且他在片中的「man」,不是那些健美先生的谷胸上陣,而是心中既有火但又沉著,跟Ned Kelly這角色的男子氣概頗相似。

Heath Ledger as Ned Kelly-->

3/30/2006

V for Vendetta

USA 2005
港譯:V煞
導演:James McTeigue
編劇:Andy Wachowski,Larry Wachowski
主要演員:Natalie Portman, Hugo Weaving

編劇是憑Matrix俘虜了筆者的Wachowski兄弟,男主角亦是憑Matrix俘虜了筆者的Hugo Weaving,片子的主題跟Matrix一樣具革命意義,教筆者這個Matrix粉絲如何錯過?

不過,它畢竟不是Matrix。Matrix探討的,是哲學問題,V for Vendetta則政治味較重。

儘管政治某程度上亦是哲學的一部份(廢話,哲學本來就是所有學科的源頭),對哲學深感興趣的筆者對政治卻是一知半解的,因此,看此片時,不及當年看Matrix第一集時般震撼人心。

或許,只要早兩三天看的話,可能會感到較震撼人心的。

看此片前的一晚(即29/03),筆者上了第一堂道家課。老師在堂上講解《道德經》,當中提到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師的解釋是:人生存的時候,身體柔軟,死後則僵硬,而萬物亦如是。因此,僵硬是死亡的結果,柔軟則是有生命力的表現。老師說,有生命力的東西,會利用周圍環境來保持自已生存,軟的意思,便是不持守特定的形態,最佳例子是水,水沒有特定的形態,能流到任何地方,即使滲進泥土被吸收了,亦能化作植物的一部份而繼續存在下去。而這亦正是道家「無為」的意念--不會無條件地堅持某一原則。

聽到這裡,也還在消化階段。老師隨後舉例,例子中的主角是系內一名已離職的老師,亦是一名筆者在三年大學生涯內少數佩服得五體投地的老師之一,姑且把他化名S吧。老師說,S當年為了課程改革的事,跟校方鬧得很激,多次會面也「撐到行」,決不讓步。結果,不單自己被解僱,更連累系內的教職員也差點「陪葬」。

聽到這裡,頓時覺得震撼得很,一來是因為一直也以為S是自己辭職的,二來是因為一直也為S堅持教學理念而感動,但原來他的堅持差點令同僚一鑊熟。

當晚的思緒亂得很,S是自己尊崇的人物,但這名以S作反面例子的老師亦是。究竟理念這東西,是否應該堅持?若答案是肯定的話,又會否有甚麼因素去決定在某些環境下要堅持理念?

還未來得及整理思緒,便到了看此片的日子。恰巧地,此片的主題,便是理念的堅守。主角V口口聲聲都提著「idea」,堅信人會死,但理念不會死,而且更會一代一代地薪火相傳,片中的故事亦是以延續Guy Fawkes的革命理念展開。

早數天看的話,可能真的會看得滿腔熱血。但當天看的時候,不斷想起S。為堅守自己的信念,而犧牲他人,值得嗎?而且,你又如何知道自己的信念是「對」的?像片中的V,他不借一切要推倒政府,甚至為了炸國會大樓而進行經年部署,但好像卻從沒有考慮政府瓦解後會出現甚麼問題。除非原來他是有考慮過的,而且相信無政府狀態是最好的。

片中對堅守理念的討論,亦有點影射恐怖份子的話題。片中的V被政府列為恐怖份子,但總統下令捉拿V時,卻咬牙切齒地說:「Gentlemen, I want this terrorist found... and I want him to understand what *terror* really means. 」這裡諷刺政府面對恐怖襲擊,以暴易暴。但V為了對付政府,何嘗又不是用了暴力?

撇開這些是非對錯不說,片中仍有少量令人費解的情節,例如V如何大量生產面具,(柴米油鹽那些假設他有辦法解決),以及要令人民團結起來是否那麼容易。(筆者未看過原著漫畫,但在網上看到有人把此片跟《二十世紀少年》比較,故事主題上的確有點像,但《二十世紀少年》較有說服力,故事中的人民思想都被政府俘虜了,要釋放他們的思想,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此片可能篇幅有限,整個革命過程看上去很兒戲,欠缺說服力。)

不過,這劇本也有令人回味的地方,例如V初遇女主角Evey的那一幕:
(Evey在街上險遭強姦,幸得V拔刀相助)
Evey: Who--who are you?
V: Who? Who is but the form following the function of what... and what I am is a man in a mask.
Evey: I can see that.
V: Of course you can. I'm not questioning your powers of observation, I'm merely remarking on the paradox of asking a masked man who he is.

可惜戲院內既沒有桌子亦不准喧嘩,多想拍案叫絕。

片中的另外兩名功臣,是男女主角。

(<--Natalie Portman片中的造型照)
先說女主角Natalie Portman,她真的是美得很!而且眼神很有感情,印象最深的,是她「出獄」後崩潰的那一幕,極具感染力。

她出席影展時的照片-->


終於寫到壓軸的Hugo Weaving了,想見識他的演技有多精湛的話,不妨試讀一段他在片中的獨白:
「Voilà! In view, a humble vaudevillian veteran, cast vicariously as both victim and villain by the vicissitudes of Fate. This visage, no mere veneer of vanity, is it vestige of the vox populi, now vacant, vanished, as the once vital voice of the verisimilitude now venerates what they once vilified. However, this valorous visitation of a by-gone vexation, stands vivified, and has vowed to vanquish these venal and virulent vermin vanguarding vice and vouchsafing the violently vicious and voracious violation of volition. The only verdict is vengeance; a vendetta, held as a votive, not in vain, for the value and veracity of such shall one day vindicate the vigilant and the virtuous. Verily, this vichyssoise of verbiage veers most verbose vis-à-vis an introduction, and so it is my very good honor to meet you and you may call me V.」

這段v來v去的對白,要讀得流暢,絕非易事。要背熟它,然後流利及有感情地把它說出來,更是難上加難。但這當然沒有難倒Hugo。

Hugo演的V,是全程都戴著面具的。筆者上戲劇課時,曾嘗試戴面具演戲,比想像中難呢。戴上面具後,有點呼吸困難,而且視力亦受到影響,空間感有點扭曲了,故常常撞到桌子椅子等障礙物。
Hugo曾接受傳統戲劇訓練,戴面具演戲當然不是問題。但蒙了面,便只能靠身體動作及說話來演繹角色。筆者看他演的V時,完全被那聲線迷住了。其實早在Matrix時代,筆者便很喜歡他演繹對白的方式,當時他扮的Agent Smith,樣衰衰又M字額,但卻型到不得了,「Mr Anderson」這平凡得很的稱呼,說自他口中,頓時戲味十足!後來看他的訪問,當被問及如何塑造Agent Smith的說話方式時,他這樣回答:
「It kind of developed over a period of time. The first I ever heard about Larry and Andy, what they were looking for, I heard that many of the other actors that they had seen had been quite robotic in their takes on the character. When I first read it, I thought he was very funny and I didn’t want him to sound like a robot. But I wanted him to sound inhumanly human, I always said like a news reader. So, he speaks in a way as if he’s a human being, but he’s saying everything slightly strangely. It’s not really conversational.」
「inhumanly human」,對對對,這就是Agent Smith說話時給人的感覺,是很「官腔」的,沒有喜怒哀樂,來來去去也很平淡,但又不會像一般演員扮機械人般,呆版地逐個字跌出來,因為畢竟Agent Smith的智能是非一般機械人可比,而是有高度模仿人類的能力。一個演員選擇以甚麼方式去演繹角色時,居然可以考慮到這點,教筆者如何不成為他的粉絲?



<-- Hugo Weaving as Agent Smith in Matrix

斯人之死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高中開始,便常以這段說話勉勵自己,讓自已相信,一切的苦都是讓自己他日成大器的磨練。

踏足社會後,心志更苦,筋骨更勞,但仍然看不見「大任」的縱影,有點懷疑苦、勞的路上不一定有大任,又或者,大任尚未降臨,斯人便已因心志太苦、筋骨太勞而一命嗚呼了,屆時便可親身演繹一幕「斯人之死」,跟Jean Cocteau的詩人之死遙相呼應,多淒美。

近日家母放在假,她是梅豔芳的粉絲,難得放假在家,便常常播梅豔芳的演唱會。那天她播了梅豔芳去年世前的最後演唱會。真的很難想像一個已走到生命盡頭的人,還可以那樣發熱發亮。說心志苦、筋骨勞,她肯定極苦極勞,但單看她的表演,根本看不出這是一個命不久矣的人。她在台上說,要活在當下,這句說話出自她口中,感染力頓增。

看的時候獲得了一些鼓舞,但可能是自己的負能量太強吧,那鼓舞持續不了多久。或許,苦、勞固然難捱,但一想到苦、勞過後未必有結果,這迷茫更令人難受。梅豔芳找到了要成為出色表演者這大任,於是努力抵抗一切苦、勞來完成這大任,這無疑讓筆者明白自已的所謂苦、勞,根本微不足道,但那份看不到大任的迷茫,卻依然原封不動,甚至有點加劇了,因為,自已的苦、勞雖小,但究竟應如何令自己相信它們是有意義的呢?

不只一次聽夕爺的歌詞會邊聽邊流淚,當年他填的《無間道》是其中一首:
「生命太短 明日無限遠 始終都不比永遠這樣遠 
不理會世上長路太多終點太少 木馬也要去繼續轉圈 
明明我已晝夜無間踏盡面前路 夢想中的彼岸為何還未到 
明明我已奮力無間天天上路 我不死也為活得好 
有沒有終點 誰能知道 在這 塵世的無間道」

聽的時候基本上是把它從電影抽離,然後自己對號入座的。

對於大任,彷彿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現在的迷茫,跟中學時默唸「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時一樣,跟大學一年級時聽《無間道》聽得落淚時一樣,跟二年級時看胭脂扣時想起張國榮及梅豔芳的死而飲泣一樣,跟去年面臨畢業時亦一樣。

這是去年三月六日筆者在另一個留言板的留言節錄,事隔一年,感受依然:
「記得之前sit 哲學課,讀到有位哲學家(Albert Camus)認為,哲學第一條應該探討o既問題,係人點解唔自殺
諗深層又好似幾有道理,我到呢刻都諗唔到自己o既存在有咩價值
Albert Camus 有個關於人生意義o既故事,叫 The Myth of Sisyphus
故事講薛西弗斯(Sisyphus)因為得罪了諸神,諸神懲罰他在地下最陰森最孤立最隔絕的塔府將巨石推滾上陡峭的山坡,石頭一上山頂,就急急滾下來,於是薛西弗斯只有重頭再來,日復一日,月復一月,晝夜不停,周而復始,永遠上同一個山坡,推同一個石頭,相同的勞力,永遠是相同的結果:眼睜睜看著巨石滾下山坡。
故事o既主旨係人o係營營役役、看似毫無意義o既人生中應如何自處
我睇完都唔明得晒,所以都係唔好o係度誤導大家
有興趣者可登入以下網址自己睇
英文版: http://www.nyu.edu/classes/keefer/hell/camus.html
中文版: http://www.hroot.com/publish/html/21833.htm 」

猶幸HKIFF即將開鑼,總算有點寄託。

3/26/2006

Capote

USA 2005
港譯:冷血字傳
導演:Bennett Miller
主要演員:Philip Seymour Hoffman,Catherine Keener,Clifton Collins Jr.

此片改編自Gerald Clarke所寫的《Capote: A Biography》,在網上閱讀大鋼後,頗感興趣,於是在電影上映前,在公共圖書館預約了該書。書到手後,發現總共有五百多頁,比磚頭還要厚,根本沒有可能乘車時看,於是便把它棄置在房中一角。

不過,Philip Seymour Hoffman既然在奧斯卡中擊敗了「力拔洗手盆兮戲蓋世」的Joaquin Phoenix,倒想見識見識他有多厲害,於是21/4那天便到油伯去看了此片。

看的時候,覺得此片很悶。節奏慢不是主因,而是主角Truman Capote那模稜兩可令人很氣悶。當然,現實生活中,亦並非人人愛恨分明,因此在電影中人物有點矛盾才真實。但在片中的Capote那模稜兩可令人很氣悶。當然,現實生活中,亦並非人人愛恨分明,因此在電影中人物有點矛盾才真實。但在片中的Capote,這一幕他在獄中利用兇手Perry對他的信任,隨後的一幕他便已在酒吧或宴會廳高談闊論,樂在其中,無論是他在獄中向Perry編謊話的神情,抑或他離開監獄後去享樂的安心,都絲毫不覺他有半點對Perry過意不去。但偏偏在劇情上,他彷彿是應該對Perry頗有好感的,只是因為自已被工作所逼,不得不利用Perry而已。但在片中看到的Capote,除了在片首彷彿對Perry心存愛莫能助的遺憾外,中段已看不出他有甚麼內心掙扎,但到了末段,他又突然為Perry難過得茶飯不思,整個心路歷程都飄忽得很。

本來頗感興趣的故事,看完電影後,有點失望。倒想知道原著的描述是否亦是如此,因此便翻看了相關的情節。原來有關寫作《The Cold Blood》的過程,在書中所佔的篇幅不算多,全書共547頁,這情節只佔了37頁,亦即59個單元中的其中4個單元。

看完書後,有點好奇,導演/編劇若有心要製作一套以Capote為片名及主角的電影,為什麼會選這一節?筆者沒有看書中的其他單元,但只覺得這一節中的Capote並不突出,因此猜想,選取書中的其他單元來改編,或許會較有趣味。


這一節中Capote不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因為Perry一角比他突出。電影以Capote為主角,對Perry著墨偏少,是浪費了這角色。電影另一失色的地方,是把Capote跟Perry的關係描寫得太抽離,先看書中描寫Capote看著Perry出庭的一幕:
「When Perry sat down in front of the judge to be arraigned, Truman nudged Nelle."Look, his feet don't touch the floor!" Nelle said nothing, but thought "Oh,oh!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a great love affair." In fact, their relationship was more complicated than a love affair: each looked at the other and saw, or thought he saw, the man he might have been."」

Nelle乃Capote的紅顏知己,Capote看到Perry跟自已一樣矮小,便表現得如此雀躍,Nelle聽在耳裡,當然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再看另一段:
「Their shortness was only one of many unsettling similarities. They both had suffered from alchoholic mothers, absent fathers, and foster homes. At the orphanages he had been sent to, Perry had been a target of scorn because he was effeminate. A psychiatrist could have been speaking about both of them when he said of Perry: "He seems to have grown up without direction, without love." Finally, both had turned to art to compensate for what had been denied them. Perry was convinced that with a little encouragement, he could have made his mark as a painter, a singer, a song-writer.」

片中也有交代二人的背景相似,Capote亦有說過,覺得Perry跟自己很像,但畢竟著墨不多,而且,Perry的想法更是幾乎完全沒有交付,但其實這人物可以是很好的題材,且看書中引述另一名美國著名作家對這人物的評價:
「Norman Mailer went so far as to call Perry one of the great character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there is a pathetic irony in the fact that the twisted little man who hungered for education, who constatnly corrected Dick's words, has achieved a kind of immortality as a literary darling.」

Capoter跟Perry,可說是「一步天堂,一步地獄」版的兩生草。不同的是,Perry多了幾份陰暗及扭曲,一個喜歡「刨字典」及指正人家語文錯處的殺人犯,怎樣看也是一個引人入勝的人物。


電影中二人的關係總是令人覺得怪怪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片中把任何同志或可能帶有同志成份的情節刪除,例如書中有交代Perry曾問Capote是否「heterosexual」,而且又曾寫詩給Capote,並在信中表明自己對Capote的欣賞:「I like talented personalities very much and I feel that you are a very perspicacious homo sapien.」(Perry捨「human」及「man」等字不用,偏用「homo sapien」,他這副喜歡挑難字用的德性,在書中其他地方亦曾出現)。書中提及Capote對Perry及另一名囚犯Dick均有回信,而Perry很著緊知道Capote寫了甚麼給Dick,於是經常要求Dick讓他看Capote的回信,但卻不會讓Dick看Capote給自己的回信。Dick不勝其煩,有時也會讓他看,但有時亦會拒絕,而當Dick不讓他看時,他便發難。這些細節,全都體現了Capote在Perry心目中的地位,但電影全都刪去了。

Capoter跟Perry的故事,一旦刪去了二人那千絲萬縷的關係,以及各自複雜矛盾的思緒,便根本沒有甚麼好看。

3/25/2006

Transamerica(未完)

Eight Below


筆者喜歡狗,亦愛看有關狗的電影。但得知此片上映時,也曾猶疑是否應該看。因為當時聽聞它是改編自另一部有關雪橇犬的電影《南極物語》。筆者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雪橇犬的電影,忘了那是不是《南極物語》,只記得故事慘得很,實在擔心這部《極地雪犬》也會令心看得心酸。

但看預告片時,發覺那些狗狗實在可愛極了,加上友人又想看,於是便去看了。

上編劇班時,曾聽陳果說,小朋友及動物是最難拍的演員。後來不聽老人言,寫了小孩與狗的故事來拍短片,拍得一頭煙,叫停了小孩時,小狗卻走來走去,到捉住了小狗時,又輪到小孩失控,唉,問你死未?最抵死的是,自己明明是那隻狗的主人,為什麼牠卻反客為主?

基於這慘痛經歷,看到此片豐富地交代了一個狗的故事時,實在很佩服那些工作人員。當然,那些狗狗也很叻仔叻女,表情豐富,而且交足戲呢,最喜歡隊長Maya,一來角色很討好,二來牠的眼神很有感情。

看此片時,再次懷疑自已是否愛狗多於愛人,以往看Saving Private Ryan等片時,總會覺得不應該犧牲那麼多條人命來救一個人,但看此片時,又覺得儘管風險很大,主角那隊人也應該回去救那些狗的。總覺得,養狗既是感情,亦是責任,你養牠,牠的性命便在你手裡,因此有責任盡力保護牠。反觀Saving Private Ryan的故事,士兵與士兵之間是平等的,因此,以數個人去換一個人,根本不值得。

此片由迪士尼發行,結局也有點迪士尼,如果是平日,筆者一定大罵不合情理,但可能因為主角是狗,總算也能接受。

3/23/2006

History Boys


這是二月十六號晚上看的,轉眼已一個多月了,一直也沒有時間寫下感想。

不過,其實也沒有甚麼好寫的,因為,由於筆者的視覺及聽覺皆不敏銳,當晚是既看不清字幕,亦只聽得懂少量對白。

當天下午,參加了「Meet the History Boys」的座談會,當時已心知不妙。會場不算大,但一眾演員拒絕用咪,雖然他們受過專業訓練,不用咪也能把聲線轉至遠處,但他們總不會平時說話也氣聚丹田吧。座談會上,他們便是用日常交談的聲線說話,因此有點撞聾的筆者真的聽得很吃力。

聽得辛苦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的口音。在香港,聽他們這些英國口音的機會不多,日常看的英語電影多是美國出產,看電視嘛,那些BBC紀錄片的旁白一字一句都讀得清清楚楚,跟演戲或日常文談真的是兩碼子的事。

結果,在一小時的座談會中,眼看那些外籍聽眾聽得如痴如醉,自己卻得個估字,完全覺得自已是鼓勵進修英語的宣傳片主角。當天在場的,還有一班本地中學的學生,他們穿著校服,整整齊齊地坐在一起,看來是校方安排出席的。只見座談會開始不久,他們便化作一張張呆滯的面孔,不呆滯的那些,便在交頭接耳,或在飄移,其中一人更索性把頭靠在牆上,呼呼大睡,真的是一山還有一山高。

座談會只有一小時,演員及幕後人員卻有超過十人,單是演員輪流交代自己如上踏上演藝歷程,便已花了不少時間,所以很多話題也只能輕輕帶過。

其中一個頗「有趣」的話題是,他們(好像是演肥教授Hector的演員提出)表示,首數天在香港演出時,發現經常有手提電話響起,而且很多觀眾是遲了十至廿分鐘才施施然進場。他們說這影響了他們的演出,又問在座的那些外籍人,是不是香港人都有這習慣,那些外籍人發笑,回應大概是「是,這裡的人是這樣的。」

到了晚上,表演即將開始時,場館內循例播放那段呼籲觀眾關掉手提電話及傳呼機響鬧裝置的錄音。然後,額外加了另一段說話,說表演者特別要求,觀眾需關掉這些響鬧裝置,假如表演途中有觀眾的手提電話響起,那觀眾有可能被要求離場。此話一出,全場嘩然,很多觀眾在第一段錄音播出時無動於衷,聽了這段話後,才立刻把手提電話拿出來關掉響聲。香港人畢竟是吃黑幫片的奶水大的,還是靠嚇的招數最奏效。或許電影院可以考慮製作類似的恐嚇錄音。

表演期間,坐在筆者前面的兩名外籍女士經常捧腹大笑,有時更好像快要窒息一樣。奈何對白真的既多且長,又多詩詞古文,筆者實在跟不上。看字幕時,又因坐得太後,字幕太小,看不清楚。對劇中的對白頗感興趣,喜歡了解當中所討論的文學,所討論的教育理念,奈何當晚出盡九牛二虎之力也遺留了很多,事後在網上查看,全港的圖書館中,只有科大的圖書館有它的劇本可供借閱。

不過在網上發現,此劇已拍成電影,但願有機會看吧。

關於此劇,有兩個意外之處。第一個,是原來此劇有同志成份,事前也不知道呢。因為Richard Griffiths(在Harry Potter中演肥叔叔Uncle Vernon) 有份演出, 介紹了喜歡Harry Potter的友來看。友人曾說過不大喜歡同志片,今次卻「騙」了她來看,雖然劇中的同志情節很含蓄,但也有點過意不去,只好下次查清楚劇情才介紹她看。

另一個意外之處,是當座談會完結後,筆者離開時是跟數名劇中演員坐同一架升降機,沒記錯的話,除了Richard Griffiths,還有三個History Boys(完全忘了他們的名字),他們全都很瘦,其中一個很高,一個很靚仔。靚仔的那個跟升降機內的兩名外籍女士交談,筆者則注視著Richard Griffiths的肚腩。看Harry Potter時,曾經以為他的肚腩是假的,而且利用特技及化妝,令本身肥胖的他看上去超級肥胖,如今看到他的真人,才知道他真的是如此龐大,真的是大開眼界。

3/22/2006

小說vs電影vs歌詞

每天工作時都縱橫四海,導致越來越遲完成工作,依然沒有時間寫我的Brokeback Mountain觀後感,也好的,報章由天天「華人之光」及「斷背」,到「逼宮」及「兵變」,到「魔警」,相信Brokeback Mountain已經「out」了,終於可以讓感覺沉澱。

在未能騰出一兩個小時來完成Brokeback Mountain觀後感前(不是因為有很多東西寫,是因為筆者的打字速度很慢,所以才需要那麼多時間),只好先扯開話題。


這是片中其中一幕的劇照,這幕的前一幕,是Ennis和Jack二人在湖邊,你一句「I wish I knew how to quit you.」、我一句「Well, why don't you?」。激烈的對話後,鏡頭一轉,便回到二人以往在Brokeback Mountain上的溫馨片段。

話說在戲院看到這一節時,覺得那調子是很浪漫的,起初是二人的近鏡,Ennis從背後擁著Jack,在他耳邊輕輕地哼著小曲,哼著哼著,鏡頭便變成了遠鏡,彷彿是時間凝住了。還有當Ennis要趕著去看羊,策馬離去時,Jack看著他離去時那情意綿綿的眼神,實在教人動容。

看完電影後,翻看了原著小說,看到了這一節時,把小說的描述和電影的畫面交融後,更覺窩心:
(這段跟片中一樣,緊接著Ennis在湖邊崩潰那一場)
「What Jack remembered and craved in a way he could neither help nor understand was the time that distant summer on Brokeback when Ennis had come up behind him and pulled him close, the silent embrace satisfying some shared and sexless hunger.     
They had stood that way for a long time in front of the fire, its burning tossing ruddy chunks of light, the shadow of their bodies a single column against the rock. The minutes ticked by from the round watch in Ennis's pocket, from the sticks in the fire settling into coals. Stars bit through the wavy heat layers above the fire. Ennis's breath came slow and quiet, he hummed, rocked a little in the sparklight and Jack leaned against the steady heartbeat, the vibrations of the humming like faint electricity and, standing, he fell into sleep that was not sleep but something else drowsy and tranced until Ennis, dredging up a rusty but still useable phrase from the childhood time before his mother died, said, "Time to hit the hay, cowboy. I got a go. Come on, you're sleepin on your feet like a horse," and gave Jack a shake, a push, and went off in the darkness. Jack heard his spurs tremble as he mounted, the words "see you tomorrow," and the horse's shuddering snort, grind of hoof on stone.     
Later, that dozy embrace solidified in his memory as the single moment of artless, charmed happiness in their separate and difficult lives. Nothing marred it, even the knowledge that Ennis would not then embrace him face to face because he did not want to see nor feel that it was Jack he held. And maybe, he thought, they'd never got much farther than that. Let be, let be. 」

那句「Later, that dozy embrace solidified in his memory as the single moment of artless, charmed happiness in their separate and difficult lives.」,令筆者窩心了好幾天。看了此片的人都知道,他們在偷情的那廿年內聚少離多,Jack心裡極是難受,但這段情卻竟然能維繫那麼久,靠的原來是回憶。在分隔兩地的難捱日子裡,Jack彷彿是靠回憶這段美好時光維持自己對Ennis的愛。驟聽之下,可能覺得這普通不過,因為人人也懂得回憶。不過,正如同一部愛情片,第一次看覺得很浪漫,到看到第十次,第一百次,會否仍有同樣的感覺呢?把回憶片段在腦海中播了又播,很多人播不了多少次便會生厭,否則為什麼會有情侶無原無故,只因覺得沒「feel」便分手?可以把那個「feel」延續廿年,可想而知那份感覺的份量有多重。

筆者向來都自覺是思想頗傳統的人,Ennis跟Jack之戀情明明不合道德(並非指同性戀方面,而是偷情),但看此故事時,卻失去了道德判斷的理智,而且,一想到Jack廿年來都靠「食老本」來填補二人的感情空白日子,便覺得心有戚戚然。從來吃感情「老本」的,只有分手後自悲自憐的男女,能在仍然相愛但又覺相愛很難的日子「食老本」,回想當初二人因何相戀,顧念舊情,再努力保持那份感覺,努力維繫這段感情,不容易。這段情或許不道德,但至少真誠,當然,真誠是否能抵消不道德,那亦是另一個問題。

近日發覺夕爺有兩首歌的歌詞的感覺,跟片/書中的感覺很像。

節錄自梁漢文的《羅曼蒂克》:
「夜裡有燈 唇上有感 連場劇吻 毫無疑問 就快誕生
一雙友人 全無遺憾 驟變戀人 飄忽的愛 
怦然動心 難道也是純屬氣氛
當 青春發亮時 燒滾的雙耳 也這麼相似 
沒餘力停止 感情何原始 情原來由耳珠開始 
當 青春有限時 怎麼都可以 卻不可報時 
留戀上次 用來點火般燒到下次(是重覆不到的往事)
共處一室 羅曼蒂克 無言共對 遺留沉默 若有所失
交出愛情 償還甜蜜 做對壁人 一早想你 
投懷入骨 前夕降臨 無力說不
但你我亦知 當青春燦爛時 怎麼都可以 永不可以遲 
回憶上次 但求不可惜失去下次 」

基本上大部份歌詞都令筆者想起二人在Brokeback Mountain上,第二晚一起在帳篷內的情境(對,是第二晚,第一晚的感覺太突兀了)。至於「是重覆不到的往事」及「回憶上次 但求不可惜失去下次」,則跟Jack回憶二人過去溫馨時光的感覺很相像。

節錄自楊千嬅的《數你》:
「無奈肉眼看不到 用兩手摸不到 怎麼計算亦難料沉迷程度
同偕到老還餘下多少步 還能捏著你抱緊幾秒鐘擁抱
誰又會知道 憑每下心跳繼續數繼續數
只願延續下去數得到蒼老
想 從洶湧的髮埋逐公分看下去
直到擁抱著沉睡 命與運埋在你手裡
你那些掌紋有多少愛侶 誰願意知道
憑每下心跳繼續數繼續數 數著何時眼淚才能被看到
還能與你再聽幾多音樂 還能伴著你再跳幾世紀的舞
其實我知道 迷上你 一分一秒煎熬 一次傾慕
只願容貌讓我數得到蒼老 一秒煎熬 一寸傾慕
數著何時望到彼此也蒼老」

除了「你那些掌紋有多少愛侶 誰願意知道 」那句不相干外,其餘都彷彿是Jack的心聲,那份等了又等,但依然是無止境地等的煎熬。

其實情歌來來去去也大致相近,只是偶然發覺這兩首跟故事中人吻合而已。

3/21/2006

必也正名乎?

早前上網,找到了Jake Gyllenhaal及Joaquin Phoenix的正確讀音。

香港傳媒通常把Jake Gyllenhaal譯作「積基倫荷」或「 積佳蘭賀」,筆者亦曾聽過有DJ把他的姓氏唸作「Guy-len-hall」,但在他的官方網頁發現,「Gyllenhaal」其實應唸作「Jill-en-hall」,用小學生常用的漢字拼音,便會是「蕉銀河」。查看人名字典,「Gyllenhaal」是瑞典姓氏,大陸譯作「于倫霍爾」。

至於Joaquin Phoenix,本地傳媒通常譯作「祖昆馮力士」。筆者也一直以為「Joaquin」是唸作「joe-kwun」,早前才在網上發現,這名字應讀作「WAA-keen」。查看人名字典,「Joaquin」是西班牙名字,大陸譯作「華金」。用廣東話譯的話,應該會是「華健」。但一個洋人用上這名字總有點格格不入,而且主演的電影還要譯作「弦途有你」(周華健N年前的歌曲),這未免有點「邪門」。

記得中學時發現有很多同學的英文名很「撓口」,當時把這現象列入不考慮當英語教師的因素之一,看來當年的選擇是對的。試想,把一名叫「華健」的學生呼作「遭坤」,多尷尬。

不過更可怕的是,曾目睹大學教師把「Melanie」唸作「Millenni(um)」。

3/12/2006

Walk the Line

2005 USA
港譯:弦途有你
導演:James Mangold
主要演員:Joaquin Phoenix,Reese Witherspoon

前天跟友人一起看了此片,友人是男主角Joaquin Phoenix的粉絲。Joaquin Phoenix參演的電影,筆者只看過Gladiator(帝國驕雄,2000),只記得他是個「黑眼圈皇帝」,對他沒有特別感覺。

但此片的Joaquin Phoenix,真的令人眼前一亮!筆者沒有見過真正的Johnny Cash,故不知道鳳凰先生的演出是否神似。不過,如果把片中的Johnny Cash當作普通電影角色來看的話,鳳凰先生的演出可算是極具說服力了。

片中講述Johnny Cash曾一度沉淪毒海,故神智失常,有時更會大發脾氣。鳳凰先生演繹吸毒期的Johnny Cash時,雙眼彷彿會噴火,很嚇人~其中有一幕講述他獨自一人在房間內發狂,先是以頭撞牆,繼而亂擲亂踢東西,更把洗手盆大力扯掉。看此段時,被他以頭撞牆時那「澎」一聲嚇了一跳,心想,他看上去撞得那麼大力,又撞得那麼大聲,相信很痛。不過隨後又想,或許那只是後期加上去的聲效。至於那洗手盆,應該是拍攝前動了手腳,令它較易被扯出吧。

剛才上網看資料,才發現並非如此,且看:「The scene where Johnny Cash pulls the sink off the wall was not scripted. Joaquin Phoenix actually pulled it off the wall.」不是吧?!那是甚麼狠勁?徒手把洗手盆從牆上扯下?更可怕的是,原來那「環節」是他即興的,可想而知,他當時有多入戲。

還有他戒毒成功後,躺在床上,那淚痕似乾未乾的神情,以及他在台上散發的熱力,以及痴痴地凝望女主角的神情,太厲害了!筆者還未看Capote(冷血字傳),未能見識憑此片成為奧斯卡影帝的Philip Seymour Hoffman有多厲害,但可以肯定的是,鳳凰先生雖敗猶榮!(奧斯卡當晚,女主角Reese Witherspoon在台上領獎,致謝時提到:「I want to say thank you to Joaquin Phoenix who just put his heart and soul into this performance. His commitment and passion for this character and for this performance was just remarkable, and I feel so lucky to have gone on this journey with you. 」台下即時掌聲如雷,可見他的演出已獲得肯定。)

看此片時,除了受到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觸動外,亦深感父母對子女的影響。片中Johnny Cash的父親蠻不講理,公然偏愛長子Jack,處處挑剔Johnny Cash,導致Johnny Cash一生都活在亡兄的陰影下,即使已名成利就,仍無法真正地肯定自我。June Carter的父母出場不多,但從Cash及Carter兩家感恩節聚餐時的對話可見,他們是對開明的父母。此外,聚餐期間,Johnny Cash被父親挖苦,指他令拖拉機被卡著後便置之不理,於是他便發瘋似地要把拖拉機從泥坑中駛出。當Johnny Cash還在發狂似地跟拖拉機糾纏時,聚餐已結束,June Carter的父母亦已上了車,而當June Carter正打算上車時,她的母親跟她有這樣的對話:
June的母親:You should go down there to him(即Johnny Cash), June
June:Mama? (語帶疑惑)
June的母親:He's all mixed up.
June:I am not goin down there, if I go down there...
June的母親:You're already are down there, Honey

女兒對Johnny Cash的感情,稍為關心女兒的母親,也不難注意到。但女兒人靚聲甜,善解人意,雖然曾經離婚,但要「嫁得好」也不會太難的,而即使攀不上腰纏萬貫的大老爺,至少也未至於要被瘋瘋癲癲的過氣歌手糟蹋。June的母親卻沒有這種思想,不單不阻止女兒跟Johnny Cash交往,更一言警醒夢中人,都已經泥足深陷了,既然已不能自拔,何不扶愛郎一把,結束這拖拖拉拉的局面?

隨後便看到Carter一家三口總動員為Johnny Cash戒毒,看的時候,覺得那幕的感人程度絕不遜於愛情線的情節。片中的June Carter固然是值得敬佩的女性,獨立、有原則、有智慧、有才華,但她的家人背後給她的支持也是難能可貴的。

文章有價

李安獲奧斯卡導演獎後,幾乎每天都見報,看得人很累。

看冷門片的好處,是不用承受眼見喜歡的東西被渲染的打擊,不用看到報章聲稱男主角指責導演領獎時沒有向他致謝,亦不用一開收音機,便聽到有人把Twins的「你做牛仔 我做牛仔身邊吉蒂」跟電影扯上關係。

自從《斷背山》成為話題後,人人都在談論李安,彷彿「斷背山=李安」,全片只有他一人的功勞。《斷背山》的成功,導演固然功不可沒,但筆者斗膽說一句,沒有Brokeback Mountain這原著小說,沒有Larry McMurtry及Diana Ossana的改編劑本,便不會有這所謂的「華人之光」。大家耳熟能詳的「I wish I knew how to quit you.」本就來自原著小說,電影中不少感人情節,亦是兩位編劇後加的。

李安是華人,而原著作者及兩位編劇均是「洋人」,本地傳媒報導時有所偏廢,也算情有可原。但頒獎禮熱潮冷卻後,當大家再談論此片時,又會否仍然只歸功李安一人呢,又會有多少人記得編劇的名字?

忽然有感,想引一段《南海十三郎》的對話:
十三郎問唐滌生:老想成名!為甚麼要做個名編劇呀?
唐滌生:我要證明文章有價。再過三、五十年,沒有人會記得那些股票、黃金、錢財,世界大事都只是過眼煙雲,可是一個好的劇本,過了五十年、一百年,依然有人欣賞,就算我死了,我的名字我的戲,沒有人會忘記。這就叫做文章有價。

可惜,文章有價,文人攝灶罅。

後記:友人一聽到「攝灶罅」一詞,便立刻把它解作「嫁唔出」,但其實「攝灶罅」在現代漢語詞彙中解作「塞進灶底下」,引申意是「指東西沒有用」,喻意是「女子嫁不出去」,可見「攝灶罅」有「乏人問津」的意思,「嫁唔出」只是其狹義而已。

3/09/2006

Jake Gyllenhaal

播Oscar那天要上班,所以託了家人代為錄影。早上錄,晚上也錄,以策安全。

本來不打算看晚上的重播,因為反正已知結果,又已錄影,慢慢看也不遲。但後來還是不禁開了電視來看。看的時候已是中段。

開始了看不久,便到Jake Gyllenhaal上台做嘉賓,真有緣!他念稿時一臉正經,口音不像在Brokeback Mountain重,因此筆者也很留心聽。怎料他中途突然停了兩三秒,然後來個梨渦淺笑,殺了筆者一個措手不及,以致忍不住笑了出來。當時在電視機附近的家父見狀,說著:「呢節好好笑o架?我又睇o下先」,便走到電視機前看,不到一分鐘,說了句「都唔好笑o既...」,便揮袖而去。奉勸各位家長,「細路仔」睇電視,大人唔好多事幹。

筆者喜歡的,應該是Jake Gyllenhaal演的Jack Twist,而非Jake Gyllenhaal本人,不過沒有他本人,便沒有他演的人物,所以對他本人也很有好感。今天上網找他的東西看,發現原來很多人因Brokeback Mountain而喜歡他呢。留言版上,其中一個討論他的眼睫毛的話題,足足討論了近六百頁(每頁約十個留言),很恐怖~~~

瀏覽期間,有兩項驚人發現:
1)他曾就讀哥倫比亞大學!!!(不知道筆者為什麼這麼雀躍的話,請看《十年一覺電影夢》一文)不過讀了兩年,便因拍戲而退學了。
2)他好像也喜歡狼狗(雖然不知相中的狗是不是他養的,但知道他有養狗,因為IMDB說:「His favorite book is To Kill a Mockingbird, and he has two dogs, Atticus and Boo named after the novel's main characters.」




<--筆者的愛犬











另外還有些花邊新聞:
3)他的好友是Natalie Portman(乃筆者覺得最有氣質的年輕女演員,而且多才多藝,能演能舞,拍戲的同時在哈佛念心理學,據聞精通希伯來文、英文、法文、德文、日文及少許西班牙文,最重要的,是她跟Johnny Depp 是同一天生日)
4)奧斯卡舉行前夕,他跟Heath Ledger及其他獲提名的演員出席午餐聚會,記者要求他們二人合照,以下是傳媒的報導:「Jake Gyllenhaal was perfectly willing to pose for photos with Brokeback Mountain costar Heath Ledger, but Ledger refused. Finally, Jake gave up, and good-naturedly advised anyone who wants to see the two together to go and see the movie. 」當然這些報導不盡可信,但娛樂版記者從來都愛「隱善揚惡」,Heath Ledger是否如此冷淡不得而知,但Jake的態度應該真的是友善的,否則唯恐天下不亂的娛樂版記者不會把他寫得這麼好。雖然不知當時實際環境如何,但仍然頗欣賞他打圓場的方式。

本來打算看他的Jarhead(平頭日記),但油伯已把它落畫了,油伯,你太狠心了!

唉...我又墮落了~~~

3/05/2006

Brokeback Mountain(演員篇)

要用一句電影對白來描述打工後的生涯,應該會是Jack Twist的「There ain't never enough time, never enough.」

Brokeback Mountain的觀後感,寫到中段,便擠不出時間來繼續寫。都怪自己廢話太多,寫前半後時已花了太多時間。

正如張愛玲所說,「成名要趁早」,寫文章也要趁早,所以今天把握最後機會在此先寫本片的演員部分,否則明天奧斯卡頒獎禮舉行時,他們「一個唔該」拿了獎,對他們的任何褒揚都變成馬後炮了。

不過讚頌的說話,即使是現在說,也已經是馬後炮。自問具備多年「仔迷心竅」經驗的筆者,已練出一身專門留意二三四五線演員的功夫,不過早前看Heath Ledger及Jake Gyllenhaal參演的電影時,卻走漏了眼。待他們現在揚名立萬,才後知後覺,失「察」失「察」~

約一個月前,當時此片還未在香港上映,但文化科老師因為身兼影評人,所以已優先看了。她在下課前,推介同學看此片,在大家都在埋頭收拾行裝,準備走人時,她還突然「調皮」地加了一句:「兩個男主角都好靚仔。」向來滿口都是文化理論的學者,忽然吐出如此「仔迷心竅」的句子,令筆者對兩名男主角充滿期待。

回家上網查看男主角的資料,發現原來二人的電影過往都曾看過。

<--Jake Gyllenhaal as Donnie Darko in Donnie Darko

先說演Jack Twist的Jake Gyllenhaal吧。只看過他一部電影,那就是Donnie Darko(死亡幻覺,2001)。那是一部科幻片,故事講述...不好意思,其實看完也一頭霧水,所以實在說不出來。Jake演的是男主角Donnie Darko,佔戲極重,基本上整個故事都是圍繞著他而發展的。他的角色好像是受某些似是而非的幻覺操控,因此經常迷迷糊糊,看上去自當毫無神采。



Jake Gyllenhaal as Jack Twist in Brokeback Mountain-->


看完Brokeback Mountain後,也不知道應該感激李安把Jake的魅力發掘了,還是驚訝Jake突然魅力大增,又或者盛讚他當年把自己的魅力隱藏得那麼好。電影一開場時,看到他那白白圓圓的臉,加上一雙睫毛又濃又長的大眼睛,便覺得他不如文化科老師所說般「靚仔」,至少不符合筆者的審美準則。但隨著劇情發展,便越來越得他散發著一股靈氣,他演的Jack,得不到所追求的愛情,但沒有「My Love My Fate」式的自製悲情,而只是默默地等待著,抓緊每分每秒跟Ennis共處的時刻,到終於再承受不了,便徹徹底底地跟Ennis說個清楚明白。看電影的時候,也不禁跟Ennis一樣,對Jack越來越著迷,覺得他的眼神多麼真摰,舉手投足都那麼楚楚動人(不是楚楚可憐)。可惜他在片中紅顏薄命,導致在現實中淪為男配角。



<--Heath Ledger as Sir William Thatcher/Sir Ulrich von Lichtenstein in A Knight's Tale

至於Heath Ledger,過往看過他的A Knight's Tale(狂野武士,2001)及The Brothers Grimm格林兄弟幻險記,2005)。他在狂野武士中,演一名狂野武士,青靚白淨靚靚仔仔年少輕狂;但到了格林兄弟幻險記,卻變成了樣子怪雞,性格更怪雞的「神棍」。不看名字的話,根本不會察覺兩個角色是同一名演員釋演。

Heath Ledger as Jacob Grimm in The Brothers Grimm-->

Brokeback Mountain前,都他的期望比Jake Gyllenhaal大。畢竟單憑當年看狂野武士的印象,也覺得他尚算外型俊朗的。不過,一開場,竟發現還未到中年的他已發福不少,加上那一身「sip衫」的牛仔打扮,對看不慣這種打扮的筆者來說,真的型格指數急速下跌。加上他一開口,那一腔特製口音,套用某網友非常傳神的描述,是「含住個包講野」,根本聽不懂他在說甚麼。

不過,可能正因為他這次給人的感覺,跟過去的角色很不同,因此也有點驚喜。內斂的角色不易演得出色,我也不敢說他演得很好,但至少看的時候感到很自然,沒有覺得他跟書中的Ennis格格不入。而且隨著故事發展,越看越覺得他有「中坑」味,這對一名只有廿多歲、而且有幾分姿色的男演員來說,算是難能可貴了。

<--Heath Ledger as Ennis Del Mar in Brokeback Mountain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跟筆者最欣賞的男演員之一,無論演奸角、慈父及易服癖者都入型入格的偉大澳洲演員Hugo Weaving是同鄉之餘,更在同一天生日,註定筆者跟這天生日的澳洲男演員有緣。(|||)

花邊新聞:Heath Ledger拍 Brokeback Mountain時.跟在片中演他妻子Alma的女演員Michelle Williams戲假情真,成為情侶,生了女兒Matilda,而且讓Jake Gyllenhaal 當她的教父。小女孩長大後,如果有機會看此片,看著父親與教父這對「銀幕情侶」的演出,那情景應該頗有趣。

3/03/2006

十年一覺電影夢

前天逛書局,看見李安的傳記《十年一覺電影夢》,這本零二年已出版的書,竟跟新書一起放在店內最當眼的位置,可見李安今期有多紅。

一看到這書名,便想起自己約兩星期前發的夢。夢境中自己參加抽獎,抽中了去哥倫比亞大學讀書的機會。如果真的有「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回事的話,那麼可能我真的恨讀書恨瘋了。

不過,為什麼偏偏是哥倫比亞大學呢?應該是恨入電影大師輩出的NYC及UCLA,或者本地薑徐克讀的Texas,哥倫比亞大學嘛,想來想去也想不到跟那些電影人有關係,唯一想到的,是N年前看Lord of the Rings的訪問,Elijah Wood(演Frodo的那位演員)曾表示希望重返校園,而心水選擇是到哥倫比亞大學讀英文。噢,原來我潛意識是希望跟Frodo做同學~(跟他一起讀Tolkien的話,相信會頗有趣的)

那個夢頗真實,得知中獎後,先是歡天起地,繼而是打點一切,購買衣物啦,辦手續啦,通知朋友啦...最最最逼真的,是我居然打聽宿舍附近有沒有影碟舖,而且擔心即使有租電影看的地方,租到的都是VHS,而宿舍沒有錄影機可放映。這本性大顯現的舉動,令夢境增添了幾分真實感。

不過,多真實的夢,也有夢醒時份。夢醒了,考慮的便不再是附近有沒有影碟舖的問題,而是生活逼人,工作磨人,如何才可以騰出時間看戲。

3/02/2006

書名

今早終於在沒有喝「葡萄X」的情況下不飄移,因為終於再次碰到有興趣的題材。

這次要譯的,是有關英國國際讀書日的讀者調查,受訪者選出了十本結局最得他們歡心的小說,以及十本他們最想改變結局的小說。榜上有名的,有很多更是已被改編成電影或劇集.筆者看過的有:Pride and Prejudice, Anna Karenina,Wuthering Heights, Gone with the Wind及The English Patient。

小說跟電影是筆者兩大至愛,放在一起,能不興奮乎?於是便抖擻精神,高高興興地譯起來。譯的同時,要不斷找那廿本小說的中文譯名,像《Pride and Prejudice》及《Jane Eyre》這些當然不用找也懂,但有些卻是不單不懂,而且找來找去也找不到。介乎兩者之間的,是找到中文譯名,但譯名不只一個,因此苦煞思量,不知該選那一個。

主要的分別,是台灣跟內地譯法不一。過往也有留意中台片名的不同譯法,書名卻沒有怎樣留意。今次發現的,是《A Room with a view》,台灣譯作《窗外有藍天》,意思相近之餘,「藍天」一詞亦為名字抹上色彩,內地則直譯作《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倒有點像地產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