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的第一課,老師提及導修目的時說:「當然唔會諗住你地幾個二打六傾幾句就解決左哲學o既千古難題。」
聽到此話時,很想爆笑,但發現其他學生沒有甚麼反應,便只好忍著。但我的忍笑功力實在太差,不笑不笑還是笑,故變成了「陰陰嘴笑」,唯有希望老師看不到。假如他真的看到,唯有希望他不要以為我對他有甚麼想入非非。
後來跟友人吹水時,複述了老師的話,友人說不覺得好笑,亦覺得「二打六」一詞頗粗俗。但我覺得,「二打六」一詞正是精髓所在,而且正因為說的人是這位老師,便顯得不單不粗俗,而且很幽默。
以往曾有兩個學期上這位老師的課,發現他經常用「仿佛」一詞,於是跟一起上課的友人打趣道:「老師仿佛沒有七情六慾」。因為他總是一臉正經,認認真真地教書,雖然沒有甚麼表情,但又不是神情呆滯,而是給人一種看透世情的感覺。在那兩個學期內,聽他講解道德、藝術及宗教等課題時,他那儒雅博學的形象已深入我心。所以,他突然爆出一句「二打六」,而且還用來指稱學生,實在殺了我一個措手不及。
老師這句說話把得殺得措手不及的另一個地方,是直接了當地指出我「二打六」的身份。我這個人不學無術,卻總是胡思亂想的,可能是因為「思而不學則殆」吧,我是很容易想著想著,便情緒低落。向家人或友人提及時,大家總說「唔好諗咁多」,但又總不解釋為何不要想、怎樣不去想,犯賤的我於是還是繼續沉淪下去。昨天,聽了老師的話,簡直是當頭棒喝:你憑甚麼想出答案?
現在回想起來,當日胡思亂想那些為甚麼不自殺的問題,而且還要在blog打出來,實在令人汗顏。還是多儲點墨水才胡思亂想吧。
不過,天有不測之風雲,正當我打算多儲點墨水之際,我才發現,原來我是漏墨的。
昨天又再上老師的課,他這天講柏拉圖的理型論。老師說話很有條理,講課非常清晰,所以過往都通常明白他所說的,但這天卻聽得很吃力。那些甚麼「個體」、「共相」已聽得頭昏腦脹,老師一口氣說完「假如有一個共相是『不體現自己』,那麼這個共相有沒有體現自己?它體現自己的話,它便不體現自己;它不體現自己的話,它便不體現不體現自己,即體現自己,但它體現自己即不體現自己。」後,我更是一頭霧水。幸好有同學舉手要求他再說一遍,我才總算大概明白,但仍然有種「攞你命三千,聽完人都癲」的感覺。我懷疑,我畢業短短一年,腦細胞已死了大半,未必再有能力聽得懂老師的話了。
說起聽不懂,巧合的是,前天晚上,我偶然發現數張失蹤已久的紀念冊,是中七畢業時某些同學寫給我的,其中一張寫道:「...後來...我開始知道你係一個好有哲學思想o既人(因為有時我唔太明你講D野同埋你D思想)...」如此看來,聽不懂老師的話不要緊,繼續說些大家聽不懂的話,我還是可以很「哲學」的。
為了打造很「哲學」的形象,這兩天一直嘗試回想,究竟我當年說了些甚麼令這位同學聽不懂的話。想來想起,實在記不起跟她談過甚麼,反而想起了另一件趣事:話說中七那年遞交了聯招申請表格後,我覺得十拿九穩實入梗首選的哲學系,於是本著「入哲學系做足準備」的心態,借了些哲學入門書藉看看,還跟幾位志同道合(臭味相投)的同學談起生生死死的話題來。可能是中七生太苦悶吧,這個起初只有兩三人的討論小組,後來竟然越來越多人加入,新成員還包括兩名虔誠的基督徒。
不過,我們畢竟只是一班烏合之眾,痴痴呆呆坐埋一檯,來來去去都走不出問「為什麼你信有上帝」、然後答「耶穌說:只要信」及問「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話為何會讓人類受苦」、然後答「上帝自有祂的原因」這類對話僵局。後來,我們終於覺悟到我們幾個臭皮匠也湊不成一個諸葛亮,於是決定暫時休會,先做點資料搜集才再討論。但我們搜集資料的方法相當另類,既不是去翻書,亦不是去請教高人,而是跟其他臭皮匠一起集思廣益。
我們分頭行動,各自打電話給其他同學及朋友,把一些我們曾經討論的問題,向他們發問,並記下他們的見解,在日後的討論會上向其他成員報告。而為了有效地「集思」,我們的訪問對象亦包括一些不太熟絡的同學。我懷疑,上述那位寫紀念冊給我的同學,當年也是收到「你覺得人死左之後會點」這種恐嚇電話的受害人之一。
現在想來,當年的我是二打六,現在的我也是二打六,但現在我的面皮已不復當年厚了。
同場加映:在快要下課時,老師問大家是否明白那一課的內容,課室內鴉雀無聲了好幾秒。他見學生全都聽課聽得一臉呆滯,便說:「呢一科揀左教形而上學先,呢部分會比較難,之後o個D會容易D。」過了半晌,卻突然帶點尷尬地笑著說:「其實都唔係,你當我頭先句說話無講過。」終然看到他展現「淡定」以外的表情了,呵呵。
後記:剛才把這篇文章發布後,才發現原來這麼長。這個blog明明是為電影而開的,為什麼我卻總愛說無聊話?
9/21/2006
9/16/2006
不穿PRADA的閉翳青年
我其中一個志願,是當個隱閉青年。
不用上班,呆在家中,住屋企的、食屋企的、用屋企的,天天看書看戲上網(不要質疑為甚麼會有錢買書買碟,我看過港台訪問隱閉青年的節目,他們甚至可以天天去網吧去cafe去唱K)。
可惜,我生在草根之家,家中不單不會津貼我的起居飲食,甚至已接近等我份人工開飯的地步。
結果,我當不成隱閉青年,反而淪落為閉翳青年,打一份六天工作清晨開工放勞工假的「全霉」工,還因為薪酬微薄而遭家中兩老視為家門不幸。
昨天去了看The Devil Wears Prada (穿Prada的惡魔),片中講述大學畢業初出茅廬的Andy(Anne Hathaway飾演),加入了《RUNWAY》時裝雜誌當總編輯Miranda(Meryl Streep)的助手。那種初踏職場的迷茫,對於畢業只有一年的我來說,一點也不陌生,看到Andy因為辦不到Miranda的(無理)要求而被指「令人失望」那一幕,不禁想起自己在畢業後第一份工所受的挫折,眼濕濕起來。對於不打算渾噩度日的畢業生來說,「令人失望」是殺傷力很強的指責,令到本身對自己也抱有要求的他們,對自己亦徹底失望。
環觀跟自己同期畢業的朋友,不少仍在經歷見工面試、實際上班的緊張及失落。隱閉青年的日子固然不好過,但我們這批閉翳青年也不見得日子過得很安樂,面試時所受的冷言冷語,上班時的變幻無常,剛離校的我們都未及適應。特別是像片中不打算向上爬但又被無形之手推著向上爬的Andy,我們不時都需要面對各種內心掙扎。
可惜,我們因為有工返、有錢賺,即使內心枯乾也表面風光,不能像隱閉青年般被列作社會問題。就像如何看待中學生一樣,大家都關注那些有書不讀的「邊緣少年」,又有多少人關心,乖乖上學然後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的學生究竟抑壓了多少不安?假如閉翳青年終有一日「榮升」社會問題的話,或許那些現在已高高在上的僱主及管理人員,會憶起自己初出茅廬的閉翳歲月,繼而懂得對眼下的閉翳青年給予適當的尊重及體諒。
扯得遠了,返回電影。其實除了上述所提及的情節外,有共嗚的地方不多,可能因為我對時裝沒有甚麼興趣,亦自知沒有女主角那種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本錢吧(巧合地Anne Hathaway在The Princess Diaries也是演這種醜小鴨變天鵝的角色)。
但也有一句對白頗說中我的心聲,那是當Andy送了一個名牌手袋給她的朋友Lily,Lily歡喜若狂,抱著新手袋不放,Andy的男朋友Nate看著Lily急不及待要把舊手袋的一切物品放進新手袋時,說:「我不明白,女人為何要那麼多手袋?你只要有一個袋子,然後把所有東西塞進去便是了。」天呀!這簡直是的我的心聲!我這個人太懶了,天天換袋實在太麻煩,於是索性「一袋走天涯」。在大學時,熟悉我的同學都知道,我很懶「執書包」的,因此到了學期尾,總會忽然在袋中發現學期初的筆記紙,不過,是壓得變了風琴狀的筆記紙。
曾經看到LV門外大排長龍,亦看到不少時裝店人頭湧湧,總不明白為何那麼多女子會如此熱衷於「血拼」,亦不明白,她們為何會買穿不盡用不完的衣物。不過,倒過來想,他們應該亦不明白為何我要買那麼多書書碟碟,然後放在家裡封塵。一想到這裡,我又好像有點明白她們了。
不用上班,呆在家中,住屋企的、食屋企的、用屋企的,天天看書看戲上網(不要質疑為甚麼會有錢買書買碟,我看過港台訪問隱閉青年的節目,他們甚至可以天天去網吧去cafe去唱K)。
可惜,我生在草根之家,家中不單不會津貼我的起居飲食,甚至已接近等我份人工開飯的地步。
結果,我當不成隱閉青年,反而淪落為閉翳青年,打一份六天工作清晨開工放勞工假的「全霉」工,還因為薪酬微薄而遭家中兩老視為家門不幸。
昨天去了看The Devil Wears Prada (穿Prada的惡魔),片中講述大學畢業初出茅廬的Andy(Anne Hathaway飾演),加入了《RUNWAY》時裝雜誌當總編輯Miranda(Meryl Streep)的助手。那種初踏職場的迷茫,對於畢業只有一年的我來說,一點也不陌生,看到Andy因為辦不到Miranda的(無理)要求而被指「令人失望」那一幕,不禁想起自己在畢業後第一份工所受的挫折,眼濕濕起來。對於不打算渾噩度日的畢業生來說,「令人失望」是殺傷力很強的指責,令到本身對自己也抱有要求的他們,對自己亦徹底失望。
環觀跟自己同期畢業的朋友,不少仍在經歷見工面試、實際上班的緊張及失落。隱閉青年的日子固然不好過,但我們這批閉翳青年也不見得日子過得很安樂,面試時所受的冷言冷語,上班時的變幻無常,剛離校的我們都未及適應。特別是像片中不打算向上爬但又被無形之手推著向上爬的Andy,我們不時都需要面對各種內心掙扎。
可惜,我們因為有工返、有錢賺,即使內心枯乾也表面風光,不能像隱閉青年般被列作社會問題。就像如何看待中學生一樣,大家都關注那些有書不讀的「邊緣少年」,又有多少人關心,乖乖上學然後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的學生究竟抑壓了多少不安?假如閉翳青年終有一日「榮升」社會問題的話,或許那些現在已高高在上的僱主及管理人員,會憶起自己初出茅廬的閉翳歲月,繼而懂得對眼下的閉翳青年給予適當的尊重及體諒。
扯得遠了,返回電影。其實除了上述所提及的情節外,有共嗚的地方不多,可能因為我對時裝沒有甚麼興趣,亦自知沒有女主角那種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本錢吧(巧合地Anne Hathaway在The Princess Diaries也是演這種醜小鴨變天鵝的角色)。
但也有一句對白頗說中我的心聲,那是當Andy送了一個名牌手袋給她的朋友Lily,Lily歡喜若狂,抱著新手袋不放,Andy的男朋友Nate看著Lily急不及待要把舊手袋的一切物品放進新手袋時,說:「我不明白,女人為何要那麼多手袋?你只要有一個袋子,然後把所有東西塞進去便是了。」天呀!這簡直是的我的心聲!我這個人太懶了,天天換袋實在太麻煩,於是索性「一袋走天涯」。在大學時,熟悉我的同學都知道,我很懶「執書包」的,因此到了學期尾,總會忽然在袋中發現學期初的筆記紙,不過,是壓得變了風琴狀的筆記紙。
曾經看到LV門外大排長龍,亦看到不少時裝店人頭湧湧,總不明白為何那麼多女子會如此熱衷於「血拼」,亦不明白,她們為何會買穿不盡用不完的衣物。不過,倒過來想,他們應該亦不明白為何我要買那麼多書書碟碟,然後放在家裡封塵。一想到這裡,我又好像有點明白她們了。
9/12/2006
當我在家中遇上一對婦孺、庵野秀明及岩井俊二
向來在家中看DVD,都要趁家人外去時才看,因為房中的電腦不能播DVD,只能在客廳用影碟機播,而若非看些甚麼合家歡電影的話,又實在不好意思、亦難以忍受一家大小齊齊看。
但如今在家的時間不多,要像以往大學day-off或失業時整天獨自呆在家中,實在不可能,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先他們一步回家的日子,儘快播來看,可以看多少便看多少。
這個策略目前的成功率是一半一半,曾經在他們回來前看完整部電影,亦曾經被他們「撞破」我在看一對男子的床上戲(這並非甚麼同志四仔,而是James Ivory執導、James Wilby及Hugh Grant主演的Maurice)。
但既然沒有更好的方法,便只能繼續採用這個策略。於是,昨天下班回家後,便匆匆忙忙地播式日來看。
在短短的兩個多小時內,我已經發現,在家中看戲實在有太多不利因素:
1)家中電話沒有來電顯示,電話響的話便不能不接。
2)接電話後,對方明知你在家中,你總不好意思說自己很忙,更不好意思說要兩小時後才覆電話,只好照傾。
3)家人會覺得留在家中跟無所事事是相等的,覺得呆在家中的你可以兼任菲傭,於是差遣你去湊仔。
4)家中的婦孺回家後.客廳多了兩個人,但聲浪會高了二百倍。
5)客廳會同場加映「某童把筆記簿掉在地上,某婦呼喝,某童聲稱那是死亡筆記」的鬧劇
6)清麗可人的女主角唱歌時,某婦會對你說,以為那是吳君如。
7)某婦會說,怎麼整部戲的人都是瘋的。
8)某童和應某婦,重複說整部戲的人都是瘋的。
9)某童會不斷追問片子何時會完。
10)某婦會對你說,現在的節瓜不及從前清甜。
還有太多,太多...

說回電影本身,本片的編劇及導演是庵野秀明(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監督),男主角是岩井俊二,如此奇特的一個組合,實在令我不禁懷著期待。故事主要圍繞一對男女(記不起有交代他們的名字),男的是個導演,女的是個逃避現實的少女,男在偶然的情況下,看到躺在火車軌上的女,後來發現她天天都會躺在那裡,天天都會說明天是自己的生日,天天都會「測試」自己可否繼續活著,於是便拿起攝錄機,把這個神秘的她化為影像。
片中那些黑底白字的畫面,夢囈般的內心獨白,實在很「庵野秀明」。儘管我看得太分心,以致有點看不明白,但仍對那些夢囈有點不明所以的共鳴。總覺得,庵野秀明很了解自閉的心靈。
或許上述的不利因素,也可以是有利因素,至少,友人及家人的聲音,令我沒有陷入片中的自閉世界,觀影後沒有出現看完新世紀福音戰士時的情緒低落。
此片曾在第廿五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那一屆的影訊訪問了庵野秀明,他答「為什麼會找岩井俊二當男主角?」時,說:「兩個原因,首先《式日》男主角的職業是導演,找本身也是導演的岩井俊二來演便最適合不過,其次,我覺得岩井俊二很有型,很有當男主角的條件!」實在很同意,片中的岩井俊二的確很有型,更重要的,是他能散發那種令不安心靈獲到安全感的氣息。
另外,本片改編自小說《逃避夢》,此書的作者,正是本片的女主角藤谷文子。而樣子標緻的她,原來是史提芬史葛(Steven Seagal)的女兒~~~
但如今在家的時間不多,要像以往大學day-off或失業時整天獨自呆在家中,實在不可能,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先他們一步回家的日子,儘快播來看,可以看多少便看多少。
這個策略目前的成功率是一半一半,曾經在他們回來前看完整部電影,亦曾經被他們「撞破」我在看一對男子的床上戲(這並非甚麼同志四仔,而是James Ivory執導、James Wilby及Hugh Grant主演的Maurice)。
但既然沒有更好的方法,便只能繼續採用這個策略。於是,昨天下班回家後,便匆匆忙忙地播式日來看。
在短短的兩個多小時內,我已經發現,在家中看戲實在有太多不利因素:
1)家中電話沒有來電顯示,電話響的話便不能不接。
2)接電話後,對方明知你在家中,你總不好意思說自己很忙,更不好意思說要兩小時後才覆電話,只好照傾。
3)家人會覺得留在家中跟無所事事是相等的,覺得呆在家中的你可以兼任菲傭,於是差遣你去湊仔。
4)家中的婦孺回家後.客廳多了兩個人,但聲浪會高了二百倍。
5)客廳會同場加映「某童把筆記簿掉在地上,某婦呼喝,某童聲稱那是死亡筆記」的鬧劇
6)清麗可人的女主角唱歌時,某婦會對你說,以為那是吳君如。
7)某婦會說,怎麼整部戲的人都是瘋的。
8)某童和應某婦,重複說整部戲的人都是瘋的。
9)某童會不斷追問片子何時會完。
10)某婦會對你說,現在的節瓜不及從前清甜。
還有太多,太多...

說回電影本身,本片的編劇及導演是庵野秀明(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監督),男主角是岩井俊二,如此奇特的一個組合,實在令我不禁懷著期待。故事主要圍繞一對男女(記不起有交代他們的名字),男的是個導演,女的是個逃避現實的少女,男在偶然的情況下,看到躺在火車軌上的女,後來發現她天天都會躺在那裡,天天都會說明天是自己的生日,天天都會「測試」自己可否繼續活著,於是便拿起攝錄機,把這個神秘的她化為影像。
片中那些黑底白字的畫面,夢囈般的內心獨白,實在很「庵野秀明」。儘管我看得太分心,以致有點看不明白,但仍對那些夢囈有點不明所以的共鳴。總覺得,庵野秀明很了解自閉的心靈。
或許上述的不利因素,也可以是有利因素,至少,友人及家人的聲音,令我沒有陷入片中的自閉世界,觀影後沒有出現看完新世紀福音戰士時的情緒低落。
此片曾在第廿五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那一屆的影訊訪問了庵野秀明,他答「為什麼會找岩井俊二當男主角?」時,說:「兩個原因,首先《式日》男主角的職業是導演,找本身也是導演的岩井俊二來演便最適合不過,其次,我覺得岩井俊二很有型,很有當男主角的條件!」實在很同意,片中的岩井俊二的確很有型,更重要的,是他能散發那種令不安心靈獲到安全感的氣息。
另外,本片改編自小說《逃避夢》,此書的作者,正是本片的女主角藤谷文子。而樣子標緻的她,原來是史提芬史葛(Steven Seagal)的女兒~~~
9/02/2006
爛尾界的鉅子
說了會寫奇斯洛夫斯基,結果還末寫。
說了會寫EVA,結果還末寫。
說了寫死亡筆記,結果還末寫。
N年前預告會寫的The Edukators(大教育家)及梁祝下世傳奇,至今仍然未寫。
Broken Mountain原著及電影比較,打了開頭數段後,現在連草稿也不知飛到那裡去。
Transamerica(尋找他媽的故事)、Me and You and Everyone We Know(你,我,他她他)、Vera Drake(地下觀音)等等,依舊只有標題沒有內文。
如果有最爛尾Blogger選舉,我或許可以入圍。
其實,我這個爛尾界的鉅子也並非浪得虛名,爛尾的業務豈只局限於打Blog。有時,明明還有一大堆書書碟碟未看,但逛書店碟舖時又總是忍不了手,結果只是買買買,然後大部分都變成未看或未看完。從前總會說自己的嗜好是看戲看書。現在看到家中未看的書及碟越積越多,我懷疑我的興趣已變成買碟買書。
去年失業在家時,家母問我呆在家中是否無所事事,我答:「我房裡的書書碟碟碟,失業一年也看不完。」家母聽到「失業一年」,連呼大吉利是。
公司現在搬到山旮旯,每天單是交通來回也要花上三小時。總覺得,或許只有失業,才能讓我結束爛尾生涯。
大吉利是。
03/09後記:剛才在想「爛尾」的書面語,想來想去也想不到一個貼切的,於是到「現代標準漢語與粵語對照資料庫」找,它給的答案是「剩下爛攤子」,並附加備註:「不能善始善終,沒有好結局」,仿佛在詛咒爛尾者「不得善終」及「無好下場」,真是大吉利是。
說了會寫EVA,結果還末寫。
說了寫死亡筆記,結果還末寫。
N年前預告會寫的The Edukators(大教育家)及梁祝下世傳奇,至今仍然未寫。
Broken Mountain原著及電影比較,打了開頭數段後,現在連草稿也不知飛到那裡去。
Transamerica(尋找他媽的故事)、Me and You and Everyone We Know(你,我,他她他)、Vera Drake(地下觀音)等等,依舊只有標題沒有內文。
如果有最爛尾Blogger選舉,我或許可以入圍。
其實,我這個爛尾界的鉅子也並非浪得虛名,爛尾的業務豈只局限於打Blog。有時,明明還有一大堆書書碟碟未看,但逛書店碟舖時又總是忍不了手,結果只是買買買,然後大部分都變成未看或未看完。從前總會說自己的嗜好是看戲看書。現在看到家中未看的書及碟越積越多,我懷疑我的興趣已變成買碟買書。
去年失業在家時,家母問我呆在家中是否無所事事,我答:「我房裡的書書碟碟碟,失業一年也看不完。」家母聽到「失業一年」,連呼大吉利是。
公司現在搬到山旮旯,每天單是交通來回也要花上三小時。總覺得,或許只有失業,才能讓我結束爛尾生涯。
大吉利是。
03/09後記:剛才在想「爛尾」的書面語,想來想去也想不到一個貼切的,於是到「現代標準漢語與粵語對照資料庫」找,它給的答案是「剩下爛攤子」,並附加備註:「不能善始善終,沒有好結局」,仿佛在詛咒爛尾者「不得善終」及「無好下場」,真是大吉利是。
8/18/2006
看了《死亡筆記》電影版的人類...死亡
修正少少,是「看了《死亡筆記》電影版的《死亡筆記》漫畫粉絲...死亡」
再修正少少,是「在沒有心理準備下看了《死亡筆記》電影版的《死亡筆記》漫畫粉絲...死亡」
剛才看了,沒有當場斃命,是多得友人不忍心我這個《死亡筆記》漫畫粉絲在戲院裡氣得七孔流血,早已反覆向我透露電影版有多糟,讓我有了心理準備,才不至氣絕身亡。
故事有所出入,是預期之內的,畢竟電影的篇幅較漫畫短得多,而且為保持節奏感,內心獨白不宜太多,有所刪改是難免的。但拜託所有改編別人作品的編劇,你們要是那麼喜歡展示自己的創意,便自己另作一個新故事吧,不要以改編之名,把故事徹底改寫。這種低檔技倆,早已被那些聲稱改編自金庸作品的電視劇用到爛了。
漫畫版《死亡筆記》的精心佈局及深遠意義,在電影版中已蕩然無存。一部驚天地泣鬼神的漫畫,就此糟蹋了。最最最令我擔心的,是有人沒看漫畫,只看電影,然後聽到你對它的漫畫讚不絕口時,便一句飛埋黎:「好好睇咩?我覺得無料到。」
為了力證《死亡筆記》的電影版無料到不代表漫畫版無料到,我這個小粉絲只好略盡綿力,在這裡把兩者作個比較。但由於翻看漫畫需時,敬請各位稍候數天吧。(<-這個人完全沉醉在自己的幻想中~)
未辦正經事前,先讓我發發癲。
負責選角的人是怎麼搞的?日本不是盛產美少年的嗎?怎麼兩個男主角的選角也出了問題?
先說飾演主角夜神月的藤原龍也,雖然演員的優劣實在不宜只取決於他們的外表,但他不夠靚仔實在是他主演這部電影的致命傷,畢竟人家夜神月的看家本領之一是美男計,藤原龍也那張包包臉難免欠缺說服力。其次是他的造型,套用網友的話:「漫畫裡的夜神月總是官仔骨骨的,電影版裡的他卻像個賊。」猶幸的是,他的演技也不俗,雖然跟漫畫版夜神月的氣質有所出入,但那應該是關乎編劇及導演的處理手法多於他個人的演技。
至於第二男主角L,唉,每次看到他,也想起NANA裡的真一(因為同樣是由松山研一飾演的)。松山研一這次演L,其實表現勝於他演真一那時,一來外形較適合(他演的真一太老了),二來舉手投足也頗具L的神緒。但畢竟NANA太令我先入為主,始終覺得他演的L無緣無故帶點rock味。《NANA》及《DEATHNOTE》先後由漫畫改編成電影,彼此相隔不足一年,而且現時都在製作續集。既然推出的時間及觀眾層都那麼接近,真一及L這兩個戲份極重的角色,是否應該避免由同一個人來演,以免令觀眾混淆?
整體來說,演夜神總一郎的鹿賀丈史最具原著神緒。演南空直美的瀨戶朝香本來也不俗,可惜她的戲份是這個劇本最大的敗筆,令她所演的南空直美不及漫畫版那麼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另外想提的是此片的配樂,居然找來川井憲次操刀,實在有點大材小用。(他主要是為動畫配樂,但據聞徐克在戛納電影節大獎當評委時看了他配樂的Ghost in the Shell 2: Innocence,便找他替七劍配樂。不過我略嫌七劍的配樂太有現代感,跟電影不太配合,還是最喜歡他在Ghost in the Shell 2: Innocence及Avalon的配樂,這兩張原聲大碟,我至今也愛不釋手。)
再修正少少,是「在沒有心理準備下看了《死亡筆記》電影版的《死亡筆記》漫畫粉絲...死亡」
剛才看了,沒有當場斃命,是多得友人不忍心我這個《死亡筆記》漫畫粉絲在戲院裡氣得七孔流血,早已反覆向我透露電影版有多糟,讓我有了心理準備,才不至氣絕身亡。
故事有所出入,是預期之內的,畢竟電影的篇幅較漫畫短得多,而且為保持節奏感,內心獨白不宜太多,有所刪改是難免的。但拜託所有改編別人作品的編劇,你們要是那麼喜歡展示自己的創意,便自己另作一個新故事吧,不要以改編之名,把故事徹底改寫。這種低檔技倆,早已被那些聲稱改編自金庸作品的電視劇用到爛了。
漫畫版《死亡筆記》的精心佈局及深遠意義,在電影版中已蕩然無存。一部驚天地泣鬼神的漫畫,就此糟蹋了。最最最令我擔心的,是有人沒看漫畫,只看電影,然後聽到你對它的漫畫讚不絕口時,便一句飛埋黎:「好好睇咩?我覺得無料到。」
為了力證《死亡筆記》的電影版無料到不代表漫畫版無料到,我這個小粉絲只好略盡綿力,在這裡把兩者作個比較。但由於翻看漫畫需時,敬請各位稍候數天吧。(<-這個人完全沉醉在自己的幻想中~)
未辦正經事前,先讓我發發癲。
負責選角的人是怎麼搞的?日本不是盛產美少年的嗎?怎麼兩個男主角的選角也出了問題?
先說飾演主角夜神月的藤原龍也,雖然演員的優劣實在不宜只取決於他們的外表,但他不夠靚仔實在是他主演這部電影的致命傷,畢竟人家夜神月的看家本領之一是美男計,藤原龍也那張包包臉難免欠缺說服力。其次是他的造型,套用網友的話:「漫畫裡的夜神月總是官仔骨骨的,電影版裡的他卻像個賊。」猶幸的是,他的演技也不俗,雖然跟漫畫版夜神月的氣質有所出入,但那應該是關乎編劇及導演的處理手法多於他個人的演技。
至於第二男主角L,唉,每次看到他,也想起NANA裡的真一(因為同樣是由松山研一飾演的)。松山研一這次演L,其實表現勝於他演真一那時,一來外形較適合(他演的真一太老了),二來舉手投足也頗具L的神緒。但畢竟NANA太令我先入為主,始終覺得他演的L無緣無故帶點rock味。《NANA》及《DEATHNOTE》先後由漫畫改編成電影,彼此相隔不足一年,而且現時都在製作續集。既然推出的時間及觀眾層都那麼接近,真一及L這兩個戲份極重的角色,是否應該避免由同一個人來演,以免令觀眾混淆?
整體來說,演夜神總一郎的鹿賀丈史最具原著神緒。演南空直美的瀨戶朝香本來也不俗,可惜她的戲份是這個劇本最大的敗筆,令她所演的南空直美不及漫畫版那麼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另外想提的是此片的配樂,居然找來川井憲次操刀,實在有點大材小用。(他主要是為動畫配樂,但據聞徐克在戛納電影節大獎當評委時看了他配樂的Ghost in the Shell 2: Innocence,便找他替七劍配樂。不過我略嫌七劍的配樂太有現代感,跟電影不太配合,還是最喜歡他在Ghost in the Shell 2: Innocence及Avalon的配樂,這兩張原聲大碟,我至今也愛不釋手。)
8/13/2006
看鹹碟的文人
某天跟友人閒談時,友人說:「係男人都睇鹹碟。」不知何解,我聽後立刻想起所認識的幾位儒雅得仿佛並非活在這個年代的哲學科老師。我對友人說,很難想像他們也看鹹碟。
想不到此疑問產生後不久,梁文道便在蘋果日報的專欄現身說法他當年是如何游走於書店與鹹帶舖之間。
(下文節錄自梁文道的《同代詩人的悲哀》)
前天跟友人提起其「係男人都睇鹹碟。」的言論,並簡述了梁文道這篇文章。友人聽後,興奮地握著拳說:「我都話架啦!」
梁文道不愧是香港現時文人界的代表人物,居然連年少時的尋幽探秘事跡也如此舉足輕重。
看來我這個不肖學生,也不得不把老師所教的思考方法拋諸腦後,去訴諸於他這個權威了。
註:梁文道的《同代詩人的悲哀》其實以介紹陳智德的新書《愔齋書話》為主,鹹帶之旅只是小插曲。建議看完以上引文後看回他的整篇原文,以免產生任何誤會。
想不到此疑問產生後不久,梁文道便在蘋果日報的專欄現身說法他當年是如何游走於書店與鹹帶舖之間。
(下文節錄自梁文道的《同代詩人的悲哀》)
為 了 怕 警 察 便 裝 突 擊 , 鹹 帶 舖 有 自 己 一 套 交 易 方 式 , 總 是 讓 客 人 透 過 相 片 選 擇 喜 歡 的 片 子 , 再 叫 你 離 開 半 小 時 , 然 後 他 們 從 不 知 埋 藏 在 何 處 的 貨 倉 把 帶 子 取 來 , 你 再 鬼 鬼 祟 祟 地 回 去 一 手 交 錢 一 手 取 貨 。
每 回 光 顧 鹹 帶 舖 , 我 在 那 焦 急 的 半 小 時 都 會 去 附 近 的 書 店 等 待 , 往 往 就 遇 上 了 智 德 。 他 很 高 興 地 與 我 分 享 新 近 出 版 的 好 書 , 渾 然 不 覺 我 的 心 不 在 焉 。 時 候 一 到 , 我 就 極 不 自 然 地 會 消 失 , 說 自 己 有 點 急 事 , 過 了 半 晌 , 才 又 重 新 出 現 。 我 想 他 一 直 都 不 知 道 我 在 那 些 奇 異 的 二 十 分 鐘 幹 了 什 麼 事 。
前天跟友人提起其「係男人都睇鹹碟。」的言論,並簡述了梁文道這篇文章。友人聽後,興奮地握著拳說:「我都話架啦!」
梁文道不愧是香港現時文人界的代表人物,居然連年少時的尋幽探秘事跡也如此舉足輕重。
看來我這個不肖學生,也不得不把老師所教的思考方法拋諸腦後,去訴諸於他這個權威了。
註:梁文道的《同代詩人的悲哀》其實以介紹陳智德的新書《愔齋書話》為主,鹹帶之旅只是小插曲。建議看完以上引文後看回他的整篇原文,以免產生任何誤會。
8/10/2006
我唔係電車男
話說去年第一次去漫畫展,幾乎被一眾一窩蜂踴去獵食的雄性動物擠死,於是決定今後不會再去。
豈料今年不單去了,還是第一天去,為的是《DEATHNOTE》及《BLEACH OFFICIAL CHARACTER BOOK》。
又豈料,《BLEACH OFFICIAL CHARACTER BOOK》原來未及出版。
結果,買不成$48的《BLEACH OFFICIAL CHARACTER BOOK》,心情低落,被邪靈乘虛而入,電車鬼上身,買了兩舊幾水的figure。

回到家中,驚覺自己在邪靈附身下做出如此敗家的行為,輾轉不安。
其後連續幾天也在怨自己敗家,心情又再低落,邪靈又欲乘虛而入。與之大戰數百個回合,還是按捺不住,去了信和,發現當天的敗家收鑊出了第二集。

就在電車鬼正要上身之際,我默念咒語:「我唔係電車男,我唔係電車男...」結果暫把這邪靈擊退。
邪靈不忿,行動升級,讓我在網上看到這些:



這些都是《Bleach》內的死神服飾,是唯一令我有cosplay衝動的型爆打扮。
但畢竟,像我這樣的阿禪,對cosplay是敢想而不敢做,於是電車鬼便使出絕招:



是曾出現在漫畫內、但穿戴上街亦不會令人側目的衣飾呀~~~
我唔係電車男!我唔係電車男!我唔係電車男!(喬峰「我唔係契丹人」式咆哮)
圖片來源:(第三幅圖起)
死霸裝:伊賀流忍者店
隊長陣羽織:LaLaBit Market
護廷十三隊副官章:Bandai
浦原商店服飾(圖六至圖七):LaLaBit Market
希望有日本朋友/就黎去日本o既朋友/有朋友o係日本o既朋友可以幫我買啦~
豈料今年不單去了,還是第一天去,為的是《DEATHNOTE》及《BLEACH OFFICIAL CHARACTER BOOK》。
又豈料,《BLEACH OFFICIAL CHARACTER BOOK》原來未及出版。
結果,買不成$48的《BLEACH OFFICIAL CHARACTER BOOK》,心情低落,被邪靈乘虛而入,電車鬼上身,買了兩舊幾水的figure。

回到家中,驚覺自己在邪靈附身下做出如此敗家的行為,輾轉不安。
其後連續幾天也在怨自己敗家,心情又再低落,邪靈又欲乘虛而入。與之大戰數百個回合,還是按捺不住,去了信和,發現當天的敗家收鑊出了第二集。

就在電車鬼正要上身之際,我默念咒語:「我唔係電車男,我唔係電車男...」結果暫把這邪靈擊退。
邪靈不忿,行動升級,讓我在網上看到這些:



這些都是《Bleach》內的死神服飾,是唯一令我有cosplay衝動的型爆打扮。
但畢竟,像我這樣的阿禪,對cosplay是敢想而不敢做,於是電車鬼便使出絕招:



是曾出現在漫畫內、但穿戴上街亦不會令人側目的衣飾呀~~~
我唔係電車男!我唔係電車男!我唔係電車男!(喬峰「我唔係契丹人」式咆哮)
圖片來源:(第三幅圖起)
死霸裝:伊賀流忍者店
隊長陣羽織:LaLaBit Market
護廷十三隊副官章:Bandai
浦原商店服飾(圖六至圖七):LaLaBit Market
希望有日本朋友/就黎去日本o既朋友/有朋友o係日本o既朋友可以幫我買啦~
8/07/2006
8/05/2006
《寫》的後記
《寫》再次引證了,我不寫電影的話,通常都不會「0COMMENTS」。(中了咒?)
不過,其實那一篇是未寫完的,本來雄心壯志要一口氣寫下近期的思緒,寫到中段卻要趕往戲院,但又自知短期內也找不到電腦續寫,於是便把那爛尾版本發佈了。
看完那篇的留言,發現全都不約而同地安慰我不要在意「0COMMENTS」。我不打算在此否認這點,因為,我的確是有點在意的。不過,卻未至於在意得要在電腦壞了的日子,特地到圖書館以我那不甚快速的速成打九百多個字來訴苦。畢竟,像我這樣的資深自閉仔,自得其樂的功力是頗深厚的,平日的嗜好是在腦海中自言自語,所以透過文字來自言自語本身已帶來樂趣。再者,我未至於厚面皮得自知學藝未精卻抱怨人家不來看我的爛文章。
那麼?《寫》本來是想寫甚麼的呢?其實是想寫EVA、Blind Chance、Blue及Red。事緣我在七月初看完整部EVA及這數齣奇斯洛夫斯基的電影,不知怎樣的,居然把它們連起來胡思亂想,看完藍白紅三部曲後,更連續三晚發惡夢,半夜驚醒。(奇斯洛夫斯基成了恐怖片導演?)想著想著,越來越有一種沒有「自己」這個體存在的感覺,因此忽然對兩件關於寫blog的小事耿耿於懷,介意自己如此在意自己以外的事物。
現在電腦回家了,EVA、Blind Chance、Blue及Red的觀後感,有空的話應該會分開記下的。至於當天寫《寫》時的思緒,還是不再多提了,因為,我現在也弄不清自己在發甚麼神經。
另外,《奇斯洛夫斯基談奇斯洛夫斯基》一書前天到手,隨意先看了數頁,發覺他常以「悲觀」來形容自己。不知悲觀導演加上悲觀觀眾會否負負得正。
不過,其實那一篇是未寫完的,本來雄心壯志要一口氣寫下近期的思緒,寫到中段卻要趕往戲院,但又自知短期內也找不到電腦續寫,於是便把那爛尾版本發佈了。
看完那篇的留言,發現全都不約而同地安慰我不要在意「0COMMENTS」。我不打算在此否認這點,因為,我的確是有點在意的。不過,卻未至於在意得要在電腦壞了的日子,特地到圖書館以我那不甚快速的速成打九百多個字來訴苦。畢竟,像我這樣的資深自閉仔,自得其樂的功力是頗深厚的,平日的嗜好是在腦海中自言自語,所以透過文字來自言自語本身已帶來樂趣。再者,我未至於厚面皮得自知學藝未精卻抱怨人家不來看我的爛文章。
那麼?《寫》本來是想寫甚麼的呢?其實是想寫EVA、Blind Chance、Blue及Red。事緣我在七月初看完整部EVA及這數齣奇斯洛夫斯基的電影,不知怎樣的,居然把它們連起來胡思亂想,看完藍白紅三部曲後,更連續三晚發惡夢,半夜驚醒。(奇斯洛夫斯基成了恐怖片導演?)想著想著,越來越有一種沒有「自己」這個體存在的感覺,因此忽然對兩件關於寫blog的小事耿耿於懷,介意自己如此在意自己以外的事物。
現在電腦回家了,EVA、Blind Chance、Blue及Red的觀後感,有空的話應該會分開記下的。至於當天寫《寫》時的思緒,還是不再多提了,因為,我現在也弄不清自己在發甚麼神經。
另外,《奇斯洛夫斯基談奇斯洛夫斯基》一書前天到手,隨意先看了數頁,發覺他常以「悲觀」來形容自己。不知悲觀導演加上悲觀觀眾會否負負得正。
8/03/2006
久別重逢
你終於都返黎,我實在想你想得好苦。你唔o係度o既呢段日子,我承認我有拈花惹草。不過,依家既然你返左黎,我都無必要再去搵代替品。
但係,點解你清減左咁多?無晒Photoshop、Premiere、Flash同Nero?
不過,總算有得打字同上網。況且我o地久別重逢,第一次一齊去Yahoo,居然係呢個畫面:

第一次見到放得咁當眼,唔知會唔會係個好開始。
譯文
譯文的原文
原文中所指的Yahoo Answers
唔知係咪你返左黎,我太開心,無啦啦諗起某首歌o既一段對話:
男:你返黎啦~
女:我唔返!
男:你唔返黎,我做人仲有咩意義呢?
女:哈哈哈哈哈~
男:人地咁傷心難為你仲笑得落~
唔好意思,我太興奮,癲左~
但係,點解你清減左咁多?無晒Photoshop、Premiere、Flash同Nero?
不過,總算有得打字同上網。況且我o地久別重逢,第一次一齊去Yahoo,居然係呢個畫面:

第一次見到放得咁當眼,唔知會唔會係個好開始。
譯文
譯文的原文
原文中所指的Yahoo Answers
唔知係咪你返左黎,我太開心,無啦啦諗起某首歌o既一段對話:
男:你返黎啦~
女:我唔返!
男:你唔返黎,我做人仲有咩意義呢?
女:哈哈哈哈哈~
男:人地咁傷心難為你仲笑得落~
唔好意思,我太興奮,癲左~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