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2006

漫畫

誇下海口要自學,結果,兩小時後到漫畫店租了五本漫畫,然後一頭栽進去,KO了四本。(另一本因為租錯了期數,暫時未能看~) <--這個人是無藥可救了~

說回這次看的漫畫,早前跟友人交流心得,友人得知筆者向來愛看《死亡筆記》、《綱煉》及《二十世紀少年》等較灰暗的題材,於是推薦了《ALIVE最終進化的少年》。

昨天才開始看第一本,今天已看完第六本了。題材方面,看來是關於生與死的意義,應該是杯中茶,但有待故事發展,才知道會否愛上。

其他漫畫方面,前天看完了廿一期的《二十世紀少年》,明明很久之前已進入了戲肉,為什麼現在還是戲肉?作者真有他的~另外在《EXAM》看了最新連載的《Bleach》,突然熱血沸騰起來~~~

這樣的沉溺,加上每天乘地鐵往返住所及公司,突然覺得,自己會變電車男~~~ |||||||||||||||||||||||

節後吹水會

昨天,一貫的自閉,更深的自卑。
今後,更努力自學,頻偷師自通。

自勉之。

4/28/2006

守夜神

Nochnoy Dozor (Night Watch)
Russia 2004
導演:Timur Bekmambetov
主要演員:Konstantin Khabensky,Vladimir Menshov

這是跟我好得你C.R.A.Z.Y.同一天看的,但由於它勇奪今屆「最估佢唔到獎」,所以另開一篇來寫它,一來突顯它的「成就」,二來由於它令人「估佢唔到」,為免洩露重要劇情,因此會分兩部分寫,不想知道劇情的話,請在下面的分隔線行人止步。

訂票手冊說此片是「俄版《22世紀殺人網絡》加《魔戒》加《星球大戰》」,雖然明知這描述吹水居多,但身為Matrix 及Lord of the Rings的粉絲,難免有點動心,於是便決定購票。

購票後不久,手多多在網上按了它的預告片來看,才發現原來是恐怖片,當堂「熬底」,想把戲票出讓,但找不到客仔,只好硬著頭皮去看。

開場後不久,便斬斬殺殺,看得我很緊張,緊抱著袋子,縮作一團。不過隨著出現越來越多「笑位」,便不再那麼緊張了,加上身後的多位大漢常常在放聲大笑,頓時不再覺得此片是恐怖片。

故事主要講述守日神跟守夜神之間的正邪大戰,以及某股巨大咒語魔力對人間所構成的威脅。前半段凝造的氣氛頗詭異緊湊,守日神既要面對守夜神的反擊,又企圖在咒語魔力爆發前把它破解,可謂背腹受敵。怎料後半段的結局卻馬虎得很,某些看似神通廣大的守日神白痴地失職,所謂的咒語亦令人莫名其妙(片初以古籍來講解那咒語,令人以為咒語大有來頭)。

此片劇情薄弱,但以大堆頭特技作賣點,因此在俄羅斯大破當地票房紀錄。據悉,當地有團體看不過眼,把它的名字「Nochnoy Dozor(Night Watch)」改作 「Nochnoj Pozor(Night Shame)」,諷刺它只懂抄襲荷里活式拍法。情況跟在中國票房好、但口碑慘不忍睹的無極相若。

另外,片中多次出現贊助商Nescafe的商標,甚至刻意為咖啡杯拍大特寫,很突兀。看我的野蠻畫家時,也發現很顯眼的Nescafe商標,不知此集團是否也有贊助該片。

不過,此片的英文字幕也頗有心思的,例如片中某男孩被神秒聲音呼喚時,那「follow me」的字幕是會在畫面上的不同位置閃出,配合那呼喚聲的迷幻感。另外某止句子中的「blood」字及其他帶死亡意思的字詞亦會染成紅色。第一次看這樣的字幕,頗有新鮮感。

閒話家常:看完此片後,如常地上網起起底,發現導演居然跟我同一天生日!第一次發現有導演在那天生日!感情分頓時激增,決定繼續捧場,追看餘下的Day Watch及Dust Watch~

***以下純屬無聊攪作,不會談及片中劇情,但會把片中劇照爆光***

看此片時,不斷聯想到其他電影,反正有空,便替劇照配上對白:




快D call埋精靈同鬼魂黎晒馬!



戴埋副超,我仲唔靚仔過Neo?



呢個唔係一個普通o既電筒~~~



磁力王,你仲請唔請人呀?

唔好傷心,佢揀張秋唔揀你,係佢損失,come one baby,為了你,我撼頭顱、灑熱血,又何足掛齒?



出面炒到幾千蚊一支呀,我死到唔放手架喇!



聯想到的電影(上至下):Lord of the Rings, Matrix, 國產凌凌漆, X-men, Harry Potter, Star Wars.

笨賊喪擒救世主 & 立見天國 (15/04)

笨賊喪擒救世主
Japan 2005
編導:
主要演員:V6(岡田准一、森田剛、三宅健、坂本昌行、長野博、井ノ原快彥)

前年當電影節義工時,需要找觀眾做訪問,替他們填問卷(今年是派給觀察自己填)。替他們填時,發現頗多人在「最喜愛的導演」一項答Sabu,當年「年少無知」的筆者從未聽過此人的大名,只懂「Sabu Sabu」,故便填上「Sabu」碰運氣,怎料,碰對了。

今年電影節放映了兩部Sabu先生的電影,終於有緣一看,不過由於疾走的時間不配合,只看了此片。


開場前,導演跟觀眾會面,又搞gag又合照,氣氛頗熱鬧。開場時,每名演員出場時,觀眾都發表現得很興奮,當時覺得有點不妙,自己連V6六子也分不清,看來是不應該購票的。

但跟粉絲觀眾一起看,原來也有得著的,就是會較易看得投入。看得興奮的粉絲觀眾笑聲此起彼落,產生的作用跟Friends等電視劇中加插的笑聲相若,仿佛在引領觀眾放鬆心情。因此,看著看著,便豁出去了~

事後想來,其實此片真的無聊得很,真不明白為何當時笑個半死,特別是「原來耶穌係日本人」那一節,幾乎窒息了,抄Taxi Driver那一幕也笑得很辛苦,我實在太無聊了~

片中的橋段不算創新,但勝在熱鬧及胡鬧,V6六子也恰如其分,一些陳年舊橋及無厘頭情節也因他們的誇張演繹而變得惹笑。因此若只求讓心情及腦袋輕鬆兩小時的話,本片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此片明顯後勁不繼,突然加插的武打及鬧鬼情節有點突兀。

不過都不及問答環節時,部分觀眾所問的問題突兀。


Paradise Now
Israel 2005
港譯:立見天國
導演:Hany Abu-Assad
主要演員:Kais Nashef,Ali Suliman,Lubna Azabal

明知會上正場,但為防上正場時因左拖右拖而錯過,於是決定在電影節先看了。

如此想看,是因為自己對以巴問題所知不多。當然,想知得更多的話,看時事節目及紀錄片等會比較適合,但還是想先從電影引起興趣。

看之前刻意避開有關的介紹及評論,因此也不大清楚此片的方向,故看的時候也一直在擔心,怕兩名主角身上的炸彈會突然爆炸,炸得血肉橫飛固然恐怖,即使較含蓄地表達,心裡也會不寒而慄,幸好原來本片並非走此路線。

開場後不久,兩名男主角便獲派當人肉炸彈的任務,隨後的篇幅則描述他們如何作準備,行動如何出了差池,出了差池後又如何再作準備。期間大部分時間的筆觸都較想像中輕鬆,例如Khaled行動前拍下遺言那一段(右圖),本來哀傷的情節,竟然以帶點黑色幽默的手法處理。

看著看著,發覺此片刻意為主角添加人性,例如幽默及尊嚴等特質。此外,本片亦仿佛刻然保持中立,沒有為人肉炸彈的做法定對錯,因此片中既有此做法的支持者,亦有反對此做法的人物(例如Suha及轉軑後的Khaled)。

後來在網上看有關此片的留言,發現有外國網民發起促請廢除此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資格,主要理由是此片把人肉炸彈的做法合理化。

數個月前,從報章上得知,有頗多人不滿此片及Munich的主題。Munich不幸躋身筆者「左拖右拖而錯過」的名單,因此不知道此二片是否有相似之處。

匆匆看了看反對此片的留言,主要都是控訴此片把兩名「人肉炸彈」的行為合理化了,所控訴的合理化手段主要是1)人性化了他們及2)把他們的動機昇華成為宗教信念。正如上文所說,我對以巴問題實在不大清楚,因此也不明白為何此片的處理手法會令那些網民如此憤怒。

人性,可以是指人生而有之的本能,亦可以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特質。那些觀眾所指的「人性化」,究竟是那個意思呢?若果是指人生而有之的本能,那麼,為什麼把兩名主角人性化,便等於把他們的行為合理化呢?假如有個故事講述主角為了錢而謀財害命,貪心是人的本性,那麼那主角的行為便合理化了嗎?片中的主角曾出現恐懼、猶疑、緊張等本能反應,只顯出他們有血有肉,但並不代表把他們的行為合理化。

而假如觀眾所指的「人性化」,是指片中角色被賦予人之所以為人的特質,例如具備親情、友情及愛情等情感,這些情誼根本不是兩名主角的行事動機,又如何把他們的行為合理化呢?

至於把主角的動機昇華成為宗教信念的問題,信奉不同宗教的人便有不同信念,彼此的信念亦可能互相衝突,如果只要是為宗教信念行事便是合理的話,那麼,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士發生衝突時,又如何判斷誰對誰錯呢?

不明白,或許是因為我針拮不到肉不知痛吧。

4/24/2006

風暴殺人網路 & 死者之書 (14/04)

Storm
Sweden 2005
港譯:風暴殺人網路
導演:Måns Mårlind、Björn Stein
主要演員:Eric Ericson


看此片前,看到有網友留言,說看了後感到失望。可能因為有了心理準備,所以也未至於覺得極差。

不過,電影節的訂票手冊把它跟Matrix相提並論,甚至連名字也畫蛇添足地加上「殺人網絡」,確實誤導。

隨著故事發展,片中的男主角DD越來越分不清真實與幻覺,這虛實的探討的確有點Matrix的影子,而此片的故事及表達手法亦很有科幻片的味道。但它跟Matrix等科幻片其實有大分別,科幻片通常是會隨著故事的發展而逐漸「解畫」,令觀眾更清楚那個虛構國度,亦更清楚故事裡各項事情的來龍去脈,例如Matrix會揭示人類如何被「matrix」操控。但此片直到中後段仍在不斷向觀察「拋問題」,但對於所拋的問題,卻沒有怎樣解釋。

一直「拋問題」而不解釋的電影,最大機會是懸疑片,Memento便是一例,觀眾不看到最後一節,也不會知道事情的真相。但偏偏此片的結局亦不像其他懸疑片般,它直至完結時也沒有解開所有迷團。

所以,與其說此片是一個故事,倒不如把它看作一個比喻,一個有關人類心理的比喻。不把它看作科幻或懸疑片,甚至不當作是故事的話,不解畫或解畫牽強便不再是問題了。看「導演的話」,發現導演也是以比喻人的心理作此片的出發點,或許只是作為觀眾的我們不習慣此做法,才會於看了結局後無所適從。

後記:23/04那天看了短片過招(Jam Films),想起其實有很多短片也是把故事當作比喻,因此即使到了結局,也不會解迷。這樣做的長片卻不多,可能因為這樣,才會覺得Storm怪異。

死者之書
Japan 2005
導演: 川本喜八郎

早前看預告片,發現畫面很美,於是便決定選看了。
片中的女主角像時裝展的模特兒,每換一幕,便換一次衣裳,有時甚至連眼影的顏色也會換,厲害~她的衣服都做得很細緻,加上精緻的佈景,頗令人賞心悅目。

可惜的是,故事有點沉悶,某男子被害死後化為亡靈,女主角常常感應到他的呼喚,但整部片便是這樣呼喚來呼喚去,連周公也按捺不住來呼喚筆者~

4/20/2006

唔好誤會,呢篇唔係寫黑澤明套,甚至根本唔係寫戲。

過去o既一個多星期,係咁睇睇睇睇,撞鬼,真係得個睇字,睇完又寫唔切,仲慘過讀書o個陣趕功課,話晒o個陣唔夠時間用可以走堂~~~依家就lea咁hea~(呢個人一唔用書面語就亂用字~)

雖然話「福無重至」,但對上呢個禮拜d福真係浪接浪,除左一套又一套o既電影之外,仲有友人仗義借出的梁祝下世傳奇DVD,太喜歡太喜歡了!好心急想寫低d感想,但仲有起碼十套戲未寫,甲乙丙丁戊己庚套套都想寫,唯有o係公司陰d陰d時間逐套寫,求神拜佛自己d老人痴呆唔好再惡化,d戲好多都睇唔番,腦裡面唔見左d片段就真係一去不復還。(又懶,唔用紙寫住先,人真係犯賤)

睇hocc hompy,先知《化蝶》同《勞斯.萊斯》o既mtv係麥婉欣拍,仲要背後係有意思,突然好想睇,但無理由無端端自已去唱k~

未有得睇mtv,唯有o係屋企反覆播住舞台劇版o既DVD先,播呀播呀播,仲要為左唔好俾細佬搶左個電視,揀d佢會有興趣o既片段引誘佢一齊睇,於是就一路播住周國賢做拱橋,一路加鹽加醋:「哥哥係咪好叻呢?」不過我都未至於喪盡天良,都有提醒呢個家中小朋友切勿模仿。

如果無左做電影節同梁祝下世傳奇o既o個班熱心人士,我過去o個個幾禮拜唔會過得咁開心,真係非常非常感激佢o地!

我都要俾心機,寫寫寫寫寫...

4/16/2006

電影節快樂

對於在公眾假期還要上班的筆者來說,「復活節快樂」是很「么心么肺」的,在網上看到有人說「電影節快樂」,深得我心矣!

記得以往看過有個調查,發現星期一是最多打工仔自殺的一天,因為他們假期過後不想又再展開一星期的工作。如果你是打工仔,一個工作周之始是在星期日的早上七時,亦是在別人連續四天假期的第三天,而且要連續工作六天才有一天休假,你或許會想自殺,但更想做的,是殺人。

今天以赴刑場的心場上班,站在地鐵月台時竟然睡著了(當然沒有人跟我說「You're sleepin on your feet like a horse.」,不過有o既話仲驚)。回到公司,身心疲乏,首兩個小時都昏昏欲睡,只好做些無聊事來提神--在Google打了「勞工假」來看看有沒有人也痛恨勞工假,原來真的也有不少人呢,當中更有人說,只讓員工放勞工假的僱主,是無良僱主,太有同感了!

昨天看了笨賊喪擒救世主,今天想替它拍續集,片名是勁賊喪擒無良僱主。(「勁」要以《少林足球》腔讀,讀音似「近」。)

以今屆國際電影節的片名形容今天的心情,是末路狂媽,媽的!

4/09/2006

我好得你 & C.R.A.Z.Y. (08/04)

Su-Ki-Da
Japan 2006
港譯:我好得你
導演:石川寬
主要演員:宮崎葵、瑛太、西島秀俊、永作博美

自從往年被電影節的訂票手冊耍了多次後,現在選片已變得隨緣了,看上去很好看的,如果時間或地點不方便的話,便不會強求;相反,如果碰到時間或地點很方便,而又不是沒有興趣的電影,亦會抱著不妨碰碰運氣的心態購票。本片便是後者。

本片的劇情簡單得很,基本上訂票手冊那簡介已交代了整部片的故事。寥寥數句便可交代的故事,卻用上一個多小時交代,可想而知,節奏有多慢。開始看的時候,發現很多定鏡,而且畫面很暗,看得很辛苦,當時以為自己因對電腦太多,患了眼疾而不自知。後來在網上看到有人也說畫面暗,便安心了。

在電影的前半段,優及洋介這對中學生常常放學後一起到河邊,洋介以結他彈奏自已作的曲,但彈來彈去也只有一小段,優則在旁聽著,日復一日,有風聲、雨聲、結他聲,卻甚少有二人交談的聲音,偶爾有的,話題也只是關於優的姐姐,而且往往是一句起、兩句止。電影的後半段則是二人因某意外而分別十七年後的偶遇。

本片的劇本簡單,人物的情感有賴畫面及音樂來塑造。片中的畫面極美,特別是在前半段,那些在河邊的畫面尤其讓人醉心。事後看導演簡介,發現原來他以前是拍廣告的,不知是否因此對畫面構圖特別有心得。連在官方網頁以場景作的wallpaper,也美得像明信片。

配樂方面,本片幾乎完全沒有配樂,觀眾能聽到的音樂,便只有洋介反復彈奏的那一小段樂曲,由於沒有受其他曲子影響,加上此段音樂簡短易記,觀眾一邊看,它便一邊刻在觀眾的心裡,亦含蓄地誨說著二人的故事:彈著此曲的人是憑歌寄意嗎?常常哼著此曲的人又是否想著對方?


年輕版的優及洋介分別由宮崎葵及瑛太飾演,宮崎葵跟演NANA中的奈奈時有很大分別,散發另一種的少女氣息。筆者向來很怕看青春愛情片的女主角,因為她們通常不是「紮紮跳」扮可愛,便是常常梨花帶雨裝可憐~但看宮崎葵時卻是頗舒服的。本片有頗多長鏡頭,數分鐘沒有剪接的鏡頭,便更依靠演員本身來說故事。宮崎葵動人之處,是她讓觀眾在連續數分鐘的鏡頭內看到其角色的情緒變化,而且演得細膩自然。至於洋介,這人物本身沒有甚麼表情,所以沒有甚麼表情的瑛太很稱職(|||)。

中年版的優及洋介則分別由永作博美及西島秀俊飾演,看之前不知道兩名主角的中年版會由另外兩名演員來演,所以最初看到他們出場時,也不知道他們便是優及洋介。永作博美成熟得來不失優的少女氣息,令人不會因換了演員而覺得人物不連貫。至於西島秀俊,得知他是洋介時的反應是:怎麼變俊了?


C.R.A.Z.Y.
Canada 2005
港譯:愛斷背(榮獲本屆最差譯名)
編導:Jean-Marc Vallée
主要演員:Marc-André Grondin、Michel Côté

完全是想攪噱頭卻變了無厘頭的譯名,主角不只不斷背,更加不愛斷背!
開場時發現本片入圍角逐本屆的天主教文化獎,感到極為驚訝,天主教不是反對同性戀的嗎?為何本片可以入圍?
看後才發現,這根本不是同志電影。男主角自幼唇紅齒白,男生女相,甚至年幼時試過穿母親的衣飾,但從沒有喜歡過男性,後來亦跟其他年青人一樣,結交了女友。在他十多歲的時候,在聖誕節的派對上發現表妹及其男友很有魅力,但他事後也只不過是間中在腦海中浮現二人共舞時的美態,「正常」得很,頂多也只能說他是有同志傾向,但卻說不上是同志。
此片怪異的地方,是把男主角塑造成有潛在同志危機的人,然後寫他如何尋求解脫,但正如上文所說,這角色塑造沒有甚麼說服力。另一怪異的地方,是宗教主題。片中的男主角因懷疑自己的性取向而苦惱,這沒有甚麼問題,不過,他因為有此苦惱,而去尋找上帝的足跡,最後彷彿是上帝打救般,「攣」意盡消,難怪本片最終亦在天主教文化獎中勝出。

從訂票手冊得知,男主角會扮David Bowie,滿心歡喜兼期待,豈料原來不外如是。跟當年Velvet Goldmine 的Jonathan Rhys Meyers,簡直小巫見大巫。
<-- David Bowie的唱片封面造型
(上圖:片中男主角扮此造型)

Jonathan Rhys Meyers in Velvet Goldmine -->

我的野蠻畫家 & 溫泉療養院 (06/04)

My Nikifor
Poland 2004
港譯:我的野蠻畫家
導演:Krzysztof Krauze
主要演員:Krystyna Feldman, Roman Gancarczyk

今年電影節看的第一部電影,本來看完後可以緊接HBO的Warm Springs,怎料UA Times安排失當,導致遲了十數分鐘開場,筆者被逼放棄結局的十分鐘,因此以下的討論不包括末十分鐘的情節。
選看此片,是想看演畫家Nikifor這老翁的女演員,看的時候,真的覺得她很像老翁,事後在網上找她本人的照片,得罪地說一句,其實她本身根本就像一名老翁。
故事主要圍繞Nikifor及男主角Marian,Nikifor是個有繪畫天份但孤苦潦倒的老翁,Marian則是以繪畫維生的中年畫家。有一天Nikifor「擅闖」Marian的畫室,然後在那裡「賴死」,Marian起初感到不耐煩,到後來妻子趕Nikifo離去時,他又對Nikifor心生憐憫...
起初以為看有關畫家的電影,會看到他的畫作(Nikifor是真有其人的),但本片的著眼點是兩名主角的關係,並非Nikifor的傳記電影,因此既沒有特寫他的畫作,也沒有交代他的生平,只集中寫他跟Marian二人的故事。如此選材,好處是不會野心因太大,交代的事物太多,而導致片子本身雜亂無章,不過,觀眾在不了解主角的情況下,便難以被故事觸動。

Warm Springs
USA 2005
港譯:溫泉療養院
導演:Joseph Sargent
主要演員:Kenneth Branagh,Cynthia Nixon,Tim Blake Nelson
故事講述羅斯福在成為總統前的一段奮鬥歲月。奮鬥的目的,不是為了爭名逐利,而是要戰勝小兒痲痺症,戰勝自己的軟弱。
市場上向來不乏勵志片,或許,大家都想在某些地方獲得激勵,讓自已重拾鬥志,來面對現實中種種的不如意。但勵志片有時亦會過火了,變得過度說教,或把人物過分英雄化,令說服力大減。
此片在勵志方面有先天優勢,因為主角羅斯福是真有其人,儘管片中未必事事如實,但真實的人物至少會讓觀眾覺得劇情可信,覺得主角並非杜撰出來的英雄。
演羅斯福的Kenneth Branagh把這人物的心路歷程透過細緻的面部表情及舉手投足表演出來,無論是失意落泊時的沮喪,抑或重燃希望時的積極,都能感動觀眾。其他演員亦恰如其分,交織出一個由互相了解到互相扶持的感人故事。

最後的日子 & 藍調人生 (07/04)

Last Days
USA 2005
導演:Gus Van Sant
主要演員:Michael Pitt

看過Gus Van Sant的Elephant後,看此片前已有心理準備,預料本片的節奏會慢得很。
看的時候發覺,真的很慢~~~而且跟Elephant一樣,同樣用了時空交錯的敘述手法。但Elephant是圍繞數名角色,本片卻主要圍繞一人,而且對白亦較少,所以相對地較悶。

此外,看完Elephant後,會覺得它是慢得有道理的,令人覺得片末行事的二人可能是因為百無聊賴才有此行為,是一個「正常」與「反常」的對照。但本片的慢,除非是想藉此讓觀眾體驗片中主角如何「悶到想死」,否則有點不明白為何要拍得如此慢、如此悶。

建議ElephantLast Days的中文片名分別改為「人都癲」及「悶到死」,前者呼應片中所表達的校園生活對人性的扭曲,後者交代了主角為何自尋短見。

這兩部片令筆者想起某年看某批電影系畢業生的作品展時,在播放那些畢業短片後,觀眾可向導演發問。其中一段短片的主角是一名中學男生,片中有一幕是他跟母親二人在家中吃飯,一吃便吃了數分鐘,期間用的是定鏡,而且沒有剪接,沒有對話,(印象中好像是連配樂也沒有),有觀眾問導演,為何有此安排,導演說:「這是生活質感。」

* * *
本來今天是假期,算是睡得充裕,怎料看完Last Days後元氣大傷。藍調人生(Lackawanna Blues)跟Last Days 同樣沒有字幕,加起來是三小時的英語聆聽考試,實在沒有精神再考下去,結果看了一半後便離場了。

Where the Truth Lies

Canada/USA 2005
港譯:赤裸真相
編導:Atom Egoyan
原著作者:Rupert Holmes
主要演員:Kevin Bacon、Colin Firth、Alison Lohman

01/04那天,跟同是喜歡Kevin Bacon的友人一起去看此片。
Kevin Bacon寶刀未老、演技精湛、魅力十足,但此片本身卻是令人失望的。
今年的加拿大電影節舉辦了「生命謎圈:艾湯.伊高揚」回顧展,看那回顧展的小冊子,覺得有好幾部電影的故事也頗吸引,有Kevin Bacon參演的本片當然是筆者最想看的一部。
但看的時候,卻覺得故事發展得有點亂,而且結局儘管未至於不合情理,但也沒有驚喜的感覺,跟電影一直鋪下的伏線好像沒有甚麼關係。
最難受的,是女主角頗造作。

4/04/2006

30th HKIFF

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終於踏入HKIFF開鑼的星期了,電影,我來也!(還是:周公,我來也?)
今年是第一年購成人票,很肉赤,只好忍手,幸好陰差陽錯,拿了個八折,總算省回一個幾毫。

今年會看的電影如下:
06/04
-我的野蠻畫家
選看原因:1)故事(筆者看戲,極重視故事,以下各片的選看原因亦有此項,因此不重覆了);2)想見識扮糟老頭而封后的女演員

07/04
-最後的日子
選看原因:1)免費!;2)導演是Gus van Sant;3)男主角是Michael Pitz(戲夢巴黎中的翻版Leonardo DiCaprio),不是喜歡他,只是一看無妨而已
-藍調人生
選看原因:免費!

08/04
-我好得你
選看原因:1)填補當天一時下課及六時看C.R.A.Z.Y.之間的空檔;2)好奇想看不演奈奈的宮崎葵
-C.R.A.Z.Y.(中文譯名太恐怖了)
選看原因:1)看似是惹笑但言之有物的同志片;2)多倫多電影節最受觀眾歡迎獎(經驗所得,受觀眾喜愛的,至少不會悶,當然不代表必屬佳品。)
-守夜神
選看原因:訂票手冊把它跟Matrix及Lord of the Rings扯上關係(受騙絕對是粉絲的定期活動)

14/04
-風暴殺人網路
選看原因:訂票手冊把它跟Matrix扯上關係(這個粉絲的定期活動也未免太頻密吧)
-死者之書
選看原因:布偶公仔戲(當年電視播《大儒俠史豔文》又不見你看?)

15/04
-笨賊喪擒救世主
選看原因:1)導演是Sabu ;2)想笑
-立見天國
選看原因:1)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2)時事題材

17/04
-熊人
選看原因:導演是荷索

19/04
-愛‧糖針
選看原因:1)澳洲情意結;2)Heath Ledger;3)訂票手冊裡,女主角在照片中很像Nicole Kidman,想知道她在片中是否也像
-雪花糕療情
選看原因:1)緊接愛‧糖針播出,時間太配合了;2)男主角是Alan Rickman(Harry Potter中的Professor Snape)

有很多部戲都因時間不配合,加上資金有限,只好忍痛放棄了,當中包括:46億年之戀、好狗不見了、蜜詩成熟時、一鑊泡、疾走、無醫可靠、打離詩人、沉淪、失妻記、隱藏的恐懼、走片情緣、韓片有九命、紀子之食卓、金牌監製、亂步地獄、靜靜的嘛呢石、虛實遊戲:齊澤克反轉再反轉、開麥拉荒卡謬。但願它們會上正場。(Woody Allen的Matchpoint真的會上正場啦,太好了!)

希望會看得開心,亦祝大家看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