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2005

11/04/2005

The Corpse Bride & NANA

今天終於看了兩部期待了數個月的電影:Tim Burton's Corpse Bride 同埋 NANA,因為要早歸家,甩了友人底,不過我想她(or你,如果你在看的話)不會介意吧。不過,我卻因禍得福,以$36滿足了兩個願望,抵到爛~


Tim Burton's Corpse Bride
USA 2005
港譯:怪誕屍新娘
導演:Tim Burton, Mike Johnson
主要配音演員:Johnny Depp, Helena Bonham Carter

怪雞導演加上怪雞導演的愛將怪雞小生加上怪雞導演的女朋友怪雞花旦,正合我口味呢。其實,相比Tim Burton 以往的電影,本片也不甚怪雞呢,雖然仍保留黑沉沉的氣氛(Danny Elfman的配樂跟沉色的畫面很配合呢),但故事也算是「大路」了,也算是大團圓結局。反觀Tim Burton以往的電影,很多重要角色都逃不出被孤立的命運;Edward Scissorhands 裡的Edward, Batman Returns 裡的Penguin, Ed Wood 裡的Ed Wood, 不是因為外表奇特而被歧視,便是因為想思怪誕而被排斥,相比之下,本片的男主角Victor算是較「正常」了。加上Victor除了是Johnny Depp配音外,連外形(特別是那對smoky eyes, haha)和神態(有點像Sleepy Hollow 裡那騰雞的Johnny Depp)都很像Johnny Depp呢,超可愛!!!



這兩個多月來,我都是用這個wallpaper呢-->


NANA
Japan 2005
中文片名:世上的另一個我(?)
導演:大谷健太郎
主要演員:中島美嘉、宮崎葵、松田龍平

早前在網上看到演員的造型照,兩名女主角也算恰當,但男角則很令人失望,畢竟,漫畫中的男角大多是俊男,怎料真人版卻那麼不濟。不過,我向來也不主張單看演員的外形,畢竟單從外表去評論演員會抹煞了他們的努力,這樣對天生其貌不揚的演員是很不公平的,所以我姑且多給他們一個機會,待我看完他們在電影中的表演才再下定論。

可惜,NANA畢竟是改篇自漫畫的,所以看的時候還是很自然地拿演員與漫畫中人比較。演男主角本城蓮的松田龍平,其實也演得不過不失的,(起碼比那演章司的演員自然),但樣子實在不行,蓮明明是尖面、瘦削身材的,松田龍平卻是「包面」,而且「彈結他時肚腩頂著結他」(套用友人在電話中的話),特別是那張Trapnest poster,他的樣子真的很恐怖~~~ 此外,演真一的木村了看上去也太年長了,一點也不像15歲呢,而且也不像可愛得來帶點壞的美少年;至於演伸夫的成宮寬貴,也是看上去也太年長了,而且攪笑有餘,溫柔不足,不過這也不能怪他的,是劇本方面要有所取捨吧;至於漫畫中我最愛的角色--泰,他算是最易扮的角色了,演員只需剃光頭再戴上一副黑超,便總會有幾分相像了,但我最喜歡泰的地方,是他的成熟、細心、穩重可靠,片中的泰戲份不多,不能表演這些性格特質,所以看來看去也覺得怪怪的,總覺得那大叔「虛有其表」及「扮型」。

男角之中,最「可觀」的可算是演拓實的玉山鐵二了,NANA中的人物的面形全都是尖尖長長的,所以定必要找面形尖長的演員來演才恰當呢,玉山鐵二的臉和身材也是瘦削型的,而且也頗帥,算是全片中最像原著的男角。偏偏他的戲份出奇地少,很難判斷他演得如何,只知道漫畫及電影畢竟是不同的,在漫畫中型爆的pose,在電影中可能是娘爆的,下圖便是一個好例子。


<--這幕是全片觀眾笑聲最多最響的一幕

歌曲方面,NANA 唱的Glamorous Sky和REIRA 唱的Endless Story也頗不錯,不知道是否因為前者在電台等地方播得太多,今天反而覺得後者較好聽。

10/30/2005

賦閒家中

賦閒家中兩星期有多,看的電影不是太多,只有:
13/10
Flightplan

15/10
童夢奇緣

17/10
Brief Encounter

18/10
電車男

Flightplan
USA 2005
港譯:高凶三萬尺
導演: Robert Schwentke
主要演員: Jodie Foster, Peter Sarsgaard, Sean Bean

還記得當年為畢業論文趕工時,在網上看到此片的預告片,身為Sean Bean粉絲的我,在那一刻把甚麼論文也拋到九霄雲外,因為...我看到了身穿機長制服的Sean Bean!!!受了制服誘惑的我,從那天起便一直期待著此片。
賦閒家中的第一天,踫巧亦是本片在港的開畫之日,便急不及待去看了。影片的前段節奏明快,而且頗具懸疑氣氛,看得頗緊張。但中段當一切水落石出後,便變得很兒戲了。本片的劇本除了反駁位多外,亦有另一個特色:大量加插心理學的理論--constructive memory, selective memory, prejudice, appeal to authority... 全都是心理學導論必定會涉及的課題。電影若能加入學術元素,達至雅俗共賞,本是美事,但此片的編劇,與其有閒暇拋書包,不如多放點時間在修改劇本上吧。

童夢奇緣
HK 2005
導演﹕ 陳德森
演員﹕ 劉德華、黃日華、莫文蔚

近來口碑甚好的港產片,可能是期望太高吧,看後有點覺得有點過譽。還記得當天某同事極力推薦,還誇下海口,說若我覺得不好看的話,可以找他要回戲票錢。可惜已不會再見到他了~~~

Brief Encounter
UK 1945
港譯:相逢恨晚
導演:David Lean
主要演員:Celia Johnson, Trevor Howard

聞名已久的經典愛情片,說不上喜愛,但那份道德掙扎的細膩感情,相比現在的青春愛情片,還是看得比較舒服,再一次印證我思想的「老餅」。
中文片名「相逢恨晚」,不及原裝英文片名Brief Encounter貼切。片中男女主角各有家室,在平淡的生活中遇上對方,一次又一次的短暫相聚,在平淡的生活中牽起一點漣漪,但最後一切還是歸於平淡。個人認為,本片的著眼點不是「對象」的問題,而是生活那份無可避免的平淡。片中的男女主角,沒有怎樣抱怨自己的另一半,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女主角的丈夫也算是個體貼妻子的人。男女主角的「越軌」行為(在今天看來可能已算是很守禮的了),並非因為甚麼婚姻破裂,而只不過是有點寂寞難耐而已。單從本片所交代的情節,我們不能肯定若二人在婚前相逢的話,他們的婚姻生活會否美好得多。相逢恨晚,太戲劇性了,還是Brief Encounter那短聚過後空餘寂寞的淡淡情感更貼切。

電車男
Japan 2005
導演:村上正典
主要演員:山田孝之、中谷美紀

話題之作,但自知不是杯中茶,所以一直也不打算看。奈何那天有太多空檔時間,又想見識見識Palace apm,
此片放映時間吻合,便購票看了~
的而且確,日本片的那種漫畫化滑稽真的不是太適合我,幸好總算有些少笑得出的笑位,但整體來說,情節還是很老土的。男主角的自閉程度未免太誇張了吧,女主角那完美OL形象亦(對我)不甚討好。
同場加映:當我沾沾自喜情況遠不及男主角般糟時,他居然介紹女主角看Matrix還說「第二集也好看,但不及第一集好看」,又滔滔不絕地簡介Matrix的厲害之處及對日本動畫畀如押井守等人的影響,噢!!!!!!!!!!!!!!這些不就是我經常說的對白嗎?!

特警新人類2
HK 2000
導演:陳木勝
主要演員:陳冠希、馮德倫、李燦森

雖然是港產片,但總演員鬼聲鬼氣,大部份時間都是說英語對白,難怪要在明珠台播(08/10)。看之前也抱看爛片的心態看,看後更覺本片是爛中之爛,劇本爛(兵和賊雙方也是大白痴,而且太多不好笑的笑位),演員爛(不是毫無表情,便是太用力去做表情),特技也爛(太刻意去扮高科技,卻扮得不湯不水)。
唯一慶幸的,是可以看到Paul Rudd,我是為了他才看這爛片呢。看後真不明白為何找他來演FBI一角,像他這種荷里活二三線演員多的是,他在香港既沒有知名度,而且又不高大威猛,不大符合FBI的典型形象,真的不明白為何會選中他。幸好他始終是有食力的,儘管先天不足(完全是一副好好先生的樣子),他也很落力去演,所以演一個火爆的FBI,也算是稱職呢。片未他被海水淋濕後用廣東話說的那句「頂,成身濕晒」真的令我捧腹大笑(全片最成功的笑位),隨後他還說了數句廣東話對白,而且因為與香港警察冰釋前嫌,所以樣子亦寬容了。始終,我還是較喜歡溫和的他呢~

Paul Rudd as the super cute and super sweet Mike in the TV series Friends

10/14/2005

川井憲次

昨天買了兩隻soundtrack,一隻是Avalon(網絡殺人遊戲),另一隻是Ghost in the Shell2: Innocence,兩者的配樂師皆是川井憲次。

早前看Avalon時,也頗喜歡它的音樂,片首及片尾出字幕時的音樂節奏感很強,伴以浩瀚的合唱,感覺很壯闊。至於主題曲Voyage to AVALON,開首時是女高音娓娓唱出Avalon的傳說,隨後時而激昂,時而低迥,配合了傳說的史詩感及空靈。歌曲由波蘭國家愛樂樂團演奏,不知道歌詞部份是否波蘭語,在網上找到的英文歌詞如下:
Avalon...
faraway isle of legend...
of apple groves...
and mist...
Avalon...
When will that day come?

Avalon...
lsle of faery...
where heroes go...

Avalon...
A hero takes ship...
and sets sail...
to that isle of legent...

Avalon...
To the Nine Sisters...
and Avalon...
There together...
on that holy isle.
O Arthur...
your ship sets sail...
over the misty water to
Avalon.

當日看完這部片後,一直對此曲念念不忘,如今從CD再聽,更覺餘音裊裊,想一聽再聽,若不是我同日買了Ghost in the Shell2: Innocence 的soundtrack,可能真的會整天都在聽它呢。

就像看完Avalon 後對Voyage to Avalon一曲念念不忘一樣,看畢Innocence,Follow Me一曲仍然不時在我腦海浮現。第一次聽此曲,是Innocence出片尾字幕時,當時被它迷住了,不欲離場(不過其實我一向也習慣待字幕出完在離場)。今天在網上找歌唱者的資料,才知道伊藤君子1988年的爵士名曲,改編自由西班牙作曲家Joaquin Rodrigo於1939年所作的『阿蘭輝茲吉他協奏曲』 (Concierto de Aranjuez),歌詞如下:

Follow me to a land across the shining sea
Waiting beyond the world we have known
Beyond the world the dream could be
And the joy we have tasted

Follow me along the road that only love can see
Rising above the fun years of the night
Into the light beyond the tears
And all the years we have wasted

Follow me to a distant land this mountain high
Where all the music that we always kept inside will fill the sky
Singing in the silent swerve a heart is free
While the world goes on turning and turning
Turning and falling

記得上電影課時,史sir曾說過電影中出現的爵士樂曲通常都帶墮落意味。本片雖是科幻片,卻選用了Follow Me 這哀怨的爵士樂曲作片尾曲,加上歌曲未二句的歌詞是”While the world goes on turning and turning. Turning and falling.”,好像是想帶出科技不斷令世界改變,同時亦令世界墮落,此曲雖然並非為本片而作,但卻十分配合電影中的未來世界的宿命感。

Soundtrack中的其它樂曲,有的是主要由鼓聲及合唱結合,壯闊而緊湊;有的由特製的樂器奏出仿如音槳盒的音樂,清脆而神祕。

就是這樣,今天整天都在播著這兩張soundtrack,對Innoncence一片的印象較深(因為上星期才剛剛看完),而且覺得它的配樂比Avalon出色,所以聽它的次數亦比Avalon多。

順帶一提,在網上找資料時,無意中看到有關《太行山上》的討論,其中一人的發言是:「片頭曲建議採用押井守的電影《阿瓦隆》最後一段由波蘭國家愛樂樂團演奏的交響曲voyage to avalon(orchestra ver.),非常雄壯有氣魄!片尾曲建議採用《攻殼機動隊2,無罪》的配樂“傀儡謠--新世に神集ひて”,重新添中文歌詞,以襯托戰爭的悲涼氣氛」,此君也有留意這兩首歌,也算「識貨」,但把它們用在抗戰電影中,實在太格格不入了吧~~~

10/13/2005

Ghost in the Shell2:Innocence

Japan 2004
港譯:攻殼機動隊2之無邪

期待已久的動畫續集,早前在HMV看到它的DVD,真的十分想看,但奈何要二百多元...幸好現在亞洲電影節播放此片,終於有緣一看此片了!

由於太遲購票,02/10那場只剩最前的兩排座位。百老匯電影中心的影院設計奇差,銀幕仿佛在我的頭上,我換了多個坐姿,也不能找到一個能看到整個銀幕的角度,故看的時候,往往要不斷轉移視線,穿插於看字幕與看畫面之間...看了若半小時,便已有頭暈作嘔的感覺了...

最期待而且亦是唯一不用費神去留意的,是配樂。這次跟上一集一樣,找來川井憲次為此片配樂。約在六個月前,曾在網上看到這樣的報導:

「黃霑走了 川井憲次來了

徐克的江湖,包含著“滄海一聲笑、濤濤兩岸潮”的豪情,又有著“傲氣面對萬重浪”的從容,還有著“人生如此,浮世如斯”的嗟歎、以及“放眼看天空,帶一身超然狂傲”的孤寂。現如今,沒有黃霑的琴蕭相伴,《七劍》的江湖又靠誰來譜寫?

川井憲次,這個令我們感到陌生的名字,一直是與日本動畫大師押井守連在一起的。2004年,徐克擔任戛納電影節大獎的評委,第一次聽到他的音樂:“我記得我們九個評審當時看了《攻殼機動隊2》頭十分鐘的時候,就覺得那部電影很吸引我們——其實是他的音樂把電影強化了很多。我們談起那部電影的時候,都覺得音樂帶給它很特別的個性。當時我就想,如果他來給我們做武俠電影的話,會不會給我們帶來很不同的性格呢?我想武俠電影是可以容納一些新的元素的。”」(節錄自http://www.donnieyen.net/2005/3-14/17260762109.html)

看這篇報導前,已覺第一集的配樂很不俗,看完報導後,對第二集的期望大大提高了!但可能是第二集文戲較多,欠缺第一集的節奏感,我又受了地理影響,看得很吃力,所以對這集的配樂也算不上特別喜愛。反而片尾曲《Follow Me》更令我著迷,曲調很有韻味,主唱的女歌手嗓子亦很悅耳。

片中出現了不少CG背景,可能因為工作的關係,對這些CG背景比以往更為留意。有很多幕的背景都美得令人目眩(或許只是我本身頭暈),看到這些心血結晶,有點感動,因為當時身邊有很多人,也在製作類似的結晶。

世事始終難料,當終於知道出場序中的Line Producer, Supervising Animator等稱號是甚麼,而且對動畫製作開始略知一二,自以為可以為他人的心血結晶出一分力時,轉眼間便又要替這一切畫上句號。

不過,他們的心血結晶,我仍是會期待的。

9/25/2005

放假

已個多月沒有在這裡寫東西了...個去的一個月,財少身子弱,真難受~友人說我病是因為工作導致心火盛,我看,不只是心火盛,簡直是眼火爆!
今天偷得浮生半日閒,整天都在看動畫,一口氣看了十二集Naruto,3集Monster,然後上網,還到荃灣三聯書局逛了一會,買了兩本學意大行文的書,現在是減價期,書本便宜了很多!今天時間有限,未能盡興,要在減價期完結前再去逛!
電影嘛... 上一齣經已是09/16看的The Brothers Grimm...不過今期亦沒有甚麼想看,昨天本來打算看電影,但該時段只有三套戲選擇:《神話》、《外出》和《害匙》,費煞思量,也想不出那一套比較值得看,只好放棄。最後,展開了歷時個多小時的vcd店巡視工作...
放假的心情真好!但... 明天又要上班了~~~

8/21/2005

久違了

久違了的,不只是這blog,還有電影。
由打工仔生涯開始的那天,至今已有個多月了,期間不是上班,便是睡覺,過的盡是行屍走肉的生活...

這星期終於立下決心打破疆局,17/08看了《我的馬拉松》,20/08看了《A Life Less Ordinary》,21/08看了《The Dreamers》。

電影,我又重投你的懷抱了!!!

7/17/2005

聲優

記得小時候看電視播的卡通,會對某些配音員特別印象深刻,後來開始上網後,更進行「起底」任務,嘗試找出喜歡的聲音的主人,當年最著迷的,應該是郭志權、蘇強文、陳欣、雷霆及鄭麗麗吧(前四人的排名絕對分先後)。郭志權的「生鬼」演繹,在香港的聲優界真是無人能及,他當年在《幽遊白書》中配的浦飯幽助,真的令角色十分活靈活現呢,除了語氣掌握得好外,亦加入了不少港式語句,例如在KO敵人時會說「埋你單!」,等對方入正題等得不耐煩時會說「有野就講,有屁就放」...雖然不知道這些對白是否郭先生本人加插,但至少他把這些對白演繹得像真的是角色本身衝口而出一樣,單是這點,便足以令我對他的演繹念念不忘!至於蘇強文、陳欣及雷霆,三人的路線頗接近的,都屬「靚仔聲」,蘇強文曾配《龍珠》的杜拉格斯,陳欣曾配《幽遊白書》的藏馬,雷霆則曾配《男兒當入樽》的流川,總之配的大都是俊朗的角色。雖然膚淺的本人向來愛看帥哥,亦愛聽帥哥的聲音(?!),但我對不屬「靚仔聲」的郭志權的評價仍是比他們高,因為要再找一個像郭志權這樣「生鬼」的配音員真的不是易事,但要找有「靚仔聲」的配音員應該不是太難吧。至於女配音員方面,最欣賞的是鄭麗麗,她的聲音很清脆悅耳,而且戲路很廣,最喜歡她配有點狂的角色,因為她會配得很放呢。她在《幽遊白書》中配的牡丹,雖然未必是她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但很喜歡她跟郭志權的對手戲呢!現在郭志權已沒有當配音員了,很難再看到牡丹與幽助之間的那種火花,很懷念呢~早陣子在碟舖看到《幽遊白書》的VCD 及 DVD,有粵/日語對白,粵語版是TVB的,很想要呢!雖然當年也有錄影(而且是邊看邊錄,飛埋廣告),但那些錄影帶應該不能保存太久,恐怕有些而不太清了~~~

本來還想談日本的聲優,但夜了,談得太興奮的話會難以入睡,明天還要早起呢~~~~~~

7/14/2005

figure

Bleach的劇情越來越緊湊了,一星期才可以看一集,很吊癮呢~
希望快些有錢,可以租它的漫畫看!

在網上看到Bleach 的figure,Renji 同 Ichigo兩款最型啦!

<-Renji's figure

Ichigo's figure->


如果可以儲齊所有隊長及副隊長的figure就好了,放在一起肯定超型、超有氣勢!
不過隊長及副隊長當中不乏其貌不揚之輩,相信沒有製造商會冒險替他們出figure~~~

7/09/2005

失敗

過渡期總算完了~

日記不見得有進展,有很多電影的感想還是沒有記下來,失敗。
沉迷動畫,擱置了一日一戲計劃,失敗。

現在天天都很累,過渡期間辦不到的事,現在也休想辦到。只希望間中會有點時間看看戲,有點精神寫寫戲。

除了戲之外,還有動畫和漫畫。

動畫方面,Bleach已看了三十九集,很心急想繼續看呢,隊長們太英了!!!
Hunter x Hunter 看了六十二集,雖然算不上心急想繼續看,但既然有人借,一看亦無妨,況且「細路版飛影」實在太可愛了,西索亦很型呢!
無綫今晚開始播Monster,有點期待呢。據聞無綫亦已買了Naruto,是的話就太好了,很想看呢~

漫畫方面,終於有緣一看《死亡筆記》,首四本真的很精彩呢,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心思細密,但其後的兩本的情節不及起初緊張了,有點失望,但還是很期待餘下的期數,希望劇情會峰迴路轉吧。(說起上來,早前彭浩翔曾讚揚此漫畫的情節推進,其實彭浩翔自己所寫的《全職殺手》,相比之下,也絕不遜色呢!)
在漫晝cafe看了兩期Bleach,Bleach的漫畫比動畫出得快很多呢,很想租來的,呀~~~(<--在世界中心呼喚錢~~~~~~)

Hunter x Hunter 中的西索(此人經常作小丑打扮,這「正常」look是很旱見的~~~~~~